劉滄的詩詞(共103首)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41
《送友人下第東歸》 唐·劉滄
漠漠楊花灞岸飛,幾回傾酒話東歸。
九衢春盡生鄉夢,千里塵多滿客衣。
流水雨馀芳草合,空山月晚白云微。
金門自有西來約,莫待螢光照竹扉。
42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樓》 唐·劉滄
幾到西林清凈境,層臺高視有無間。
寒光遠動天邊水,碧影出空煙外山。
苔點落花微萼在,葉藏幽鳥碎聲閑。
曠然多慊登樓意,永日重門深掩關。
43
《代友人悼姬》 唐·劉滄
羅帳香微冷錦裀,歌聲永絕想梁塵。
蕭郎獨宿落花夜,謝女不歸明月春。
青鳥罷傳相寄字,碧江無復采蓮人。
滿庭芳草坐成恨,迢遞蓬萊入夢頻。
44
《題鄭中丞東溪》 唐·劉滄
一境新開雉堞西,綠苔微徑露凄凄。
高軒夜靜竹聲遠,曲岸春深楊柳低。
山霽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隨鳳詔歸清列,幾憶風花夢小溪。
哲理
45
《宿題金山寺》 唐·劉滄
一點青山翠色危,云巖不掩與星期。
海門煙樹潮歸后,江面山樓月照時。
獨鶴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蕭疏水木清鐘梵,顥氣寒光動石池。
46
《題四皓廟》 唐·劉滄
石壁蒼苔翠靄濃,驅車商洛想遺蹤。
天高猿叫向山月,露下鶴聲來廟松。
葉墮陰巖疏薜荔,池經秋雨老芙蓉。
雪髯仙侶何深隱,千古寂寥云水重。
寫山
47
《龍門留別道友》 唐·劉滄
一顧恩深荷道安,獨垂雙淚下層巒。
飛鳴北雁塞云暮,搖落西風關樹寒。
春谷終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瀾。
裴徊偏起舊枝戀,半夜獨吟孤燭殘。
48
《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 唐·劉滄
白云深處葺茅廬,退隱衡門與俗疏。
一洞曉煙留水上,滿庭春露落花初。
閑看竹嶼吟新月,特酌山醪讀古書。
窮達盡為身外事,浩然元氣樂樵漁。
49
《題秦女樓》 唐·劉滄
珠翠香銷鴛瓦墮,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樓月色桂花冷,碧落簫聲云葉愁。
杳杳蓬萊人不見,蒼蒼苔蘚路空留。
一從鳳去千年后,迢遞岐山水石秋。
50
《題書齋》 唐·劉滄
一日不曾離此處,風吹疏牖夕云晴。
氣凌霜色劍光動,吟對雪華詩韻清。
高木宿禽來遠岳,古原殘雨隔重城。
西齋瑤瑟自為侶,門掩半春苔蘚生。
51
《贈隱者》 唐·劉滄
何時止此幽棲處,獨掩衡門長綠苔。
臨水靜聞靈鶴語,隔原時有至人來。
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藥爐深夜開。
誰識無機養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
52
《經無可舊居兼傷賈島》 唐·劉滄
塵室寒窗我獨看,別來人事幾凋殘。
書空蕭寺一僧去,雪滿巴山孤客寒。
落葉墮巢禽自出,蒼苔封砌竹成竿。
碧云迢遞長江遠,向夕苦吟歸思難。
53
《下第后懷舊居》 唐·劉滄
幾到青門未立名,芳時多負故鄉情。
雨馀秦苑綠蕪合,春盡灞原白發生。
每見山泉長屬意,終期身事在歸耕。
蘋花覆水曲谿暮,獨坐釣舟歌月明。
54
《經龍門廢寺》 唐·劉滄
因思人事事無窮,幾度經過感此中。
山色不移樓殿盡,石臺依舊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
楊柳覆灘清瀨響,暮天沙鳥自西東。
55
《下第東歸途中書事》 唐·劉滄
峽路誰知倦此情,往來多是半年程。
孤吟洛苑逢春盡,幾向秦城見月明。
高柳斷煙侵岳影,古堤斜日背灘聲。
東歸海上有馀業,牢落田園荒草平。
57
《寄遠》 唐·劉滄
西園楊柳暗驚秋,寶瑟朱弦結遠愁。
霜落雁聲來紫塞,月明人夢在青樓。
蕙心迢遞湘云暮,蘭思縈回楚水流。
錦字織成添別恨,關河萬里路悠悠。
58
《與僧話舊》 唐·劉滄
巾舄同時下翠微,舊游因話事多違。
南朝古寺幾僧在,西嶺空林唯鳥歸。
莎徑晚煙凝竹塢,石池春色染苔衣。
此時相見又相別,即是關河朔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