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結的詩詞(共144首)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67
《系樂府十二首·下客謠》 唐·元結
下客無黃金,豈思主人憐。
客言勝黃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綺羅如嬋娟。
終恐見斯好,有時去君前。
豈知保忠信,長使令德全。
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
68
《系樂府十二首·古遺嘆》 唐·元結
古昔有遺嘆,所嘆何所為。
有國遺賢臣,萬事為冤悲。
所遺非遺望,所遺非可遺。
所遺非遺用,所遺在遺之。
嗟嗟山海客,全獨竟何辭。
心非膏濡類,安得無不遺。
69
《系樂府十二首·謝大龜》 唐·元結
客來自江漢,云得雙大龜。
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顧嘗無妄私。
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為。
惠恩如可謝,占問敢終辭。
70
《系樂府十二首·壽翁興》 唐·元結
借問多壽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順所然,忘情學草木。
始知世上術,勞苦化金玉。
不見充所求,空聞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潛濩無亂黷。
誰正好長生,此言堪佩服。
71
《系樂府十二首·貧婦詞》 唐·元結
誰知苦貧夫,家有愁怨妻。
請君聽其詞,能不為酸凄。
所憐抱中兒,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為人吏蹊。
出門望山澤,回頭心復迷。
何時見府主,長跪向之啼。
寫雨
72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 唐·元結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起,歌竟愁云生。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73
《系樂府十二首·賤士吟》 唐·元結
南風發天和,和氣天下流。
能使萬物榮,不能變羈愁。
為愁亦何爾,自請說此由。
諂競實多路,茍邪皆共求。
嘗聞古君子,指以為深羞。
正方終莫可,江海有滄洲。
74
《系樂府十二首·頌東夷》 唐·元結
嘗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
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嘆,節變何煩數。
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
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75
《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 唐·元結
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巡回復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
圣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76
《系樂府十二首·思太古》 唐·元結
東南三千里,沅湘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鷠鱸。
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
吁嗟圣賢教,不覺久躊躕。
77
《補樂歌十首·大濩》 唐·元結
(《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濩然得所。
凡二章,章四句)
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
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79
《補樂歌十首·大韶》 唐·元結
(《大韶》,有虞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舜能紹先圣
之德。
凡二章,章四句)
森森群象兮,日見生成。
欲聞朕初兮,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日見深柔。
欲聞大濩兮,大淵油油。
80
《補樂歌十首·咸池》 唐·元結
(《咸池》,陶唐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堯德至大,無不備全。
凡二章,章四句)
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
至德汩汩兮,順之以先。
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
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