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結的詩詞(共144首)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21
《宿洄溪翁宅》 唐·元結
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巖下。
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拾稼。
吾羨老翁居處幽,吾愛老翁無所求。
時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22
《宿無為觀》 唐·元結
九疑山深幾千里,峰谷崎嶇人不到。
山中舊有仙姥家,十里飛泉繞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煉玉學輕身。
霓裳羽蓋傍臨壑,飄飖似欲來云鶴。
23
《無為洞口作》 唐·元結
無為洞口春水滿,無為洞傍春云白。
愛此踟躕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欲亦忘年。
欲問其心不能問,我到山中得無悶。
24
《朝陽巖下歌》 唐·元結
朝陽巖下湘水深,朝陽洞口寒泉清。
零陵城郭夾湘岸,巖洞幽奇帶郡城。
荒蕪自古人不見,零陵徒有先賢傳。
水石為娛安可羨,長歌一曲留相勸。
26
《題孟中丞茅閣》 唐·元結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
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27
《登九疑第二峰》 唐·元結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壇。
杉松映飛泉,蒼蒼在云端。
何人居此處,云是魯女冠。
不知幾百歲,燕坐餌金丹。
相傳羽化時,云鶴滿峰戀。
婦中有高人,相望空長嘆。
28
《潓陽亭作》 唐·元結
問吾常宴息,泉上何處好。
獨有潓陽亭,令人可終老。
前軒臨潓泉,憑幾漱清流。
外物自相擾,淵淵還復休。
29
《登白云亭》 唐·元結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始到白云亭。
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
30
《引東泉作》 唐·元結
東泉人未知,在我左山東。
引之傍山來,垂流落庭中。
宿霧含朝光,掩映如殘虹。
有時散成雨,飄灑隨清風。
31
《石魚湖上作》 唐·元結
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里。
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
兒童作小舫,載酒勝一杯。
座中令酒舫,空去復滿來。
32
《樊上漫作》 唐·元結
漫家郎亭下,復在樊水邊。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門前。
山竹繞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鄰皆漁父,近渚多閑田。
且欲學耕釣,于斯求老焉。
34
《宴湖上亭作》 唐·元結
廣亭蓋小湖,湖亭實清曠。
軒窗幽水石,怪異尤難狀。
石尊能寒酒,寒水宜初漲。
岸曲坐客稀,杯浮上搖漾。
35
《別何員外》 唐·元結
誰能守清躅,誰能嗣世儒。
吾見何君饒,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暫崎嶇。
終不病貧賤,寥寥無所拘。
36
《送孟校書往南海(一作別孟校書)》 唐·元結
吾聞近南海,乃是魑魅鄉。
忽見孟夫子,歡然游此方。
忽喜海風來,海帆又欲張。
漂漂隨所去,不念歸路長。
君有失母兒,愛之似阿陽。
始解隨人行,不欲離君傍。
相勸早旋歸,此言慎勿忘。
38
《酬裴云客》 唐·元結
自厭久荒浪,于時無所任。
耕釣以為事,來家樊水陰。
甚醉或漫歌,甚閑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稱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與人正相臨。
符印隨坐起,守位常森森。
縱能有相招,豈暇來山林。
39
《漫問相里黃州》 唐·元結
東鄰有漁父,西鄰有山僧。
各問其性情,變之俱不能。
公為二千石,我為山海客。
志業豈不同,今已殊名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