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元稹的詩詞(共656首)

    元稹簡介

    元稹頭像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101 《夢昔時》 唐·元稹

    閑窗結幽夢,此夢誰人知。
    夜半初得處,天明臨去時。
    山川已久隔,云雨兩無期。
    何事來相感,又成新別離。

    102 《桐花落》 唐·元稹

    莎草遍桐陰,桐花滿莎落。
    蓋覆相團圓,可憐無厚薄。
    昔歲幽院中,深堂下簾幕。
    同在后門前,因論花好惡。

    103 《南家桃》 唐·元稹

    南家桃樹深紅色,日照露光看不得。
    樹小花狂風易吹,一夜風吹滿墻北。
    離人自有經時別,眼前落花心嘆息。
    更待明年花滿枝,一年迢遞空相憶。

    104 《華之巫(景戌)》 唐·元稹

    有一人兮神之側,廟森森兮神默默。
    神默默兮可奈何,愿一見神兮何可得。
    女巫索我何所有,神之開閉予之手。

    105 《出門行》 唐·元稹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
    凄凄分歧路,各各營所為。
    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
    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邊塞

    106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 唐·元稹

    鳥不解走,獸不解飛。
    兩不相解,那得相譏。
    犬不飲露,蟬不啖肥。

    送別友人思念

    107 《董逃行》 唐·元稹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剜剜深臍脂焰焰,人皆數嘆曰, 爾獨不憶年年取我身上膏。
    膏銷骨盡煙火死,長安城中賊毛起。

    冬天寫雪飲酒抒情

    108 《為樂天自勘詩集因思頃年城南醉歸馬上遞唱艷曲…成篇》 唐·元稹

    春野醉吟十里程,齋宮潛詠萬人驚。
    今宵不寐到明讀,風雨曉聞開鎖聲。

    109 《以州宅夸于樂天》 唐·元稹

    州城迥繞拂云堆,鏡水稽山滿眼來。
    四面常時對屏障,一家終日在樓臺。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驚從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謫居猶得住蓬萊。

    月亮

    110 《重贈(樂人商玲瓏能歌,歌予數十詩)》 唐·元稹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農民送別

    111 《贈樂天》 唐·元稹

    莫言鄰境易經過,彼此分符欲奈何。
    垂老相逢漸難別,白頭期限各無多。

    112 《酬樂天喜鄰郡(此后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韻)》 唐·元稹

    蹇驢瘦馬塵中伴,紫綬朱衣夢里身。
    符竹偶因成對岸,文章虛被配為鄰。
    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紅妝不待春。
    老大那能更爭競,任君投募醉鄉人。

    113 《書劍》 唐·元稹

    渝工劍刃皆歐冶,巴吏書蹤盡子云。
    唯我心知有來處,泊船黃草夜思君。

    114 《酬樂天得稹所寄纻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詩報之》 唐·元稹

    湓城萬里隔巴庸,纻薄綈輕共一封。
    腰帶定知今瘦小,衣衫難作遠裁縫。
    唯愁書到炎涼變,忽見詩來意緒濃。
    春草綠茸云色白,想君騎馬好儀容。

    115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唐·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友情豪放飲酒

    116 《春詞》 唐·元稹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聲鳥思卻堪愁。
    西施顏色今何在,但看春風百草頭。

    117 《通州》 唐·元稹

    平生欲得山中住,天與通州繞郡山。
    睡到日西無一事,月儲三萬買教閑。

    118 《酬知退》 唐·元稹

    終須修到無修處,聞盡聲聞始不聞。
    莫著妄心銷彼我,我心無我亦無君。

    119 《嘉陵水(此后并通州詩)》 唐·元稹

    古時應是山頭水,自古流來江路深。
    若使江流會人意,也應知我遠來心。

    120 《雨聲》 唐·元稹

    風吹竹葉休還動,雨點荷心暗復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慣聞寒夜滴篷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