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龜符的詩詞(95首)
41
《醉蓬萊》 宋·鄭元秀
記征鴻歸候,夢燕來時,雪清梅瘦。
寒日迎長,覺微寬宮漏。
翼軫分輝,斗牛呈瑞,間氣維鐘秀。
江左風流,夷吾家世,塵源深厚。
4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5
《喜雨》 宋·蘇轍
奪官分所甘,年來祿又絕。
天公尚憐人,歲赍禾與麥。
經冬雪屢下,根須連地脈。
庖廚望餅餌,甕盎思曲糵。
46
《泊平望吊玄真子》 宋·孫銳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跡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驛,千古清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47
《蘇武慢·運氣吞霞》 元·馮尊師
運氣吞霞,乘風飲露,須列五云為則。
南山赤鳳,北海烏龜,堅志用心求得。
鉛汞相迎,造化爐中,烹就一丸端的。
這陰陽、神用虛無,長養浩然消息。
49
《手植檜》 宋·孔舜亮
圣人嘉異種,移對誦弦堂。
雙本無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順,在紐象乾綱。
影覆詩書府,根盤禮義鄉。
50
《壽陳左相》 宋·李商叟
龜蹲印勢接靈峰,杰出真賢盛代中。
玉燕昔符仙夢異,金甌果覆相名雄。
兩京政擬汾陽復,六計應論戶牖功。
世合中興多喜色,邊頭時有捷書通。
51
《挽韓尚書》 宋·李祥
社稷元勛絕代無,夙瞻先德在龜趺。
風云感遇依鱗翼,鸞鵠棲停映竹梧。
偃武承平開圣治,投戈委質尚文儒。
紫荷舊向芳年折,遺恨猶稽到六符。
52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53
《越問·篇引》 宋·孫因
典午氏之盛時兮,余鼻祖曰子荊。
謀樂郊以隱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聞孫曰承公兮,嘗令鄞與余姚。
愛會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茲城。
54
《方寸鐵為盧丹》 明·董佐才
方寸鐵,百煉剛。
吹毛□□秋水光,鐫勒妙擬郚竹房。
倒薤文,連環紐,通侯累累懸肘后。
伏龜趺,□□□,頌德紀功垂不朽。
55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5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8
《讀老子》 宋·陸游
放翁晨興坐龜堂,古銅匜燒海南香。
臨目接手精思床,身如槁木心如墻。
八十一章獨置傍,徐起開讀聲瑯瑯。
怳然親見古伯陽,袂屬關尹肩庚桑。
60
《順祀詩》 宋·宋祁
孰順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謙讓,詔群臣其議。
惟章獻、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 關于龜符的詩詞 描寫龜符的詩詞 帶有龜符的詩詞 包含龜符的古詩詞(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