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的詩詞(2562首)

    121 池樂章(唐享池樂章第七章)》 唐·蘇颋

    西京鳳邸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軒后霧圖今已得,秦王水劍昔常傳。
    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舊里,更聞簫鼓濟樓船。

    122 《奉和圣制池篇》 唐·蔡孚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潛涌圣泉。
    昔日昔時經此地,看來看去漸成川。
    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勝往年。
    莫疑波上春云少,只為從直上天。

    123 《過蜀門》 唐·沈佺期

    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
    西南出巴峽,不與眾山同。
    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
    伏湍喣潛石,瀑水生輪風。

    124 《奉和圣制池篇(第十章)》 唐·裴漼

    乾坤啟圣吐泉,泉水年年勝一年。
    始看魚躍方成海,即睹飛利在天。
    洲渚遙將銀漢接,樓臺直與紫微連。
    休氣榮光恒不散,懸知此地是神仙。

    125 《送崔參軍往溪》 唐·王昌齡

    溪只在標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126 《寄青城谿奐道人》 唐·岑參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開露崖嶠,百里見石棱。
    谿盤中峰,上有蓮華僧。
    絕頂小蘭若,四時嵐氣凝。

    127 宮操》 唐·顧況

    宮月明光參差,精衛銜石東飛時。
    鮫人織綃采藕絲,翻江倒海傾吳蜀。
    漢女江妃杳相續,王宮中水不足。

    128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門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幾人存。
    世如閱水應堪嘆,名是浮云豈足論。
    各從仕祿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
    今日與君重上處,門不是舊門。

    129 《早秋興寺江亭閑眺憶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 唐·李德裕

    江亭感秋至,蘭徑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茲夕念原衍。
    綠筱連嶺多,青莎近溪淺。

    130 《祖行》 唐·常楚老

    黑云兵氣射天裂,壯士朝眠夢冤結。
    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隨鮑魚轍。
    腐肉偷生三千里,偽書先賜扶蘇死。

    131 《太湖詩·投潭(在龜山)》 唐·皮日休

    龜山下最深,惡氣何洋溢。
    涎水瀑巢,腥風卷蛟室。
    曉來林岑靜,獰色如怒日。
    氣涌撲炱煤,波澄掃純漆。

    樂府同情

    132 《題吉州溪》 唐·何敬

    溪之山秀而峙,溪之水清無底。
    狂風激烈翻春濤,薄霧冥濛溢清泚。
    奔流百折銀河通,落花滾滾浮霞紅。
    四時佳境不可窮,仿佛直與桃源通。

    133 《戛銅碗為吟歌》 唐·皎然

    逸僧戛碗為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送別

    134 《大蜀皇帝潛日述圣德詩五首》 唐·貫休

    岳瀆殊祥日月精,入堯金鏡佐休明。
    衣嚴黼黻皇恩重,劍折芙蓉紫氣橫。
    玉甃金湯山岳峻,花藏臺榭管弦清。

    135 《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 唐·貫休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斗。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136 《寄白洞劉道人》 唐·呂巖

    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
    徒夸篯壽千來歲,也是云中一電光。
    一電光,何太疾,百年都來三萬日。

    137 《曲山歌》 唐·顧況

    丈人冠藕花,其顏色映光明砂。
    玉繩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遙指叢霄沓靈島,島中曄曄無凡草。

    田園生活

    138 《曲山歌》 唐·顧況

    丈人冠藕花,其顏色映光明砂。
    玉繩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遙指叢霄沓靈島,島中曄曄無凡草。

    139 蛇歌》 先秦·佚名

    欲上天。
    五蛇為輔。
    已升云。
    四蛇各入其宇。
    一蛇獨怨。
    終不見處所。

    詩經抒情

    140 蛇歌》 先秦·佚名

    于飛。
    周遍天下。
    五蛇從之。
    為之承輔。
    返其鄉。
    得其處所。
    四蛇從之。
    得其雨露。
    一蛇羞之。
    槁死于中野。

    詩經詠史贊美寫人

    * 關于龍的詩詞 描寫龍的詩詞 帶有龍的詩詞 包含龍的古詩詞(25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