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的詩詞(2562首)

    981 《題黃中途眠松》 宋·釋慧開

    當途偃蹇臥霜枝,仿佛黃出洞時。
    不是渠儂勁小節,看他來者放頭低。

    982 《呂洞賓見黃圖贊》 宋·釋紹曇

    鐺煮乾坤,粟藏世界。
    縱得長生,終成敗壞。
    不是黃蓋覆伊,太阿補履豈如錐。

    983 《送趙圖歸西明》 宋·釋師范

    昔年曾約歸四明,掇缽共飯莆菜羹。
    東園蔬薺幾衰長,望之何以辜斯盟。
    鏗鏗小節何足拘,大名當振聲{雄隹換左谷}{雄隹換左谷}。
    旌旗不動剿胡種,屈伸一臂逾長城。

    984 《文殊大士為女說法贊》 宋·釋師范

    文殊說法,所說何法。
    女子成佛,所成何佛。
    無法可說,無佛可成。
    奮迅,獅子嚬呻。

    985 《雁蕩大湫》 宋·釋文珦

    深蹊入薜蘿,一瀑瀉巖阿。
    曾閱西天志,言居諾詎羅。
    斜飛疑是雨,清激自成渦。
    下有蒼窟,樵人不敢過。

    986 《登太白絕頂池望遠》 宋·釋文珦

    蒼莽勢連空,躋攀徑絕蹤。
    亂峰排似戰,片石響於鐘。
    鳥語春云密,歸暮雨重。
    下觀群岫小,始覺此為宗。

    987 井》 宋·釋文珦

    崖井涵虛碧,心塵望即空。
    遙通滄海脈,近出白云峰。
    旱夕翻為雨,饑年屢變豐。
    小魚才似葉,誰識是真

    988 《雨夜宿門曉登靈光臺禮佛眼塔》 宋·釋正覺

    一躍門適舊懷,棱棱浪級向人開。
    洗塵云陣澆華雨,借力天衢破蟄雷。
    略彴駕溪桃水滿,浮屠瘞骨玉山頹。
    欲知佛眼無遮障,須到靈光不夜臺。

    989 《次韻李公擇送新賜團與黃學士三絕句》 宋·蘇頌

    團團鏡未磨開,馥馥新香滿座來。
    試酌靈泉看餑沫,猶疑盞底有風雷。

    990 《次韻孔學士密云茶》 宋·蘇頌

    精芽巧制自元豐,漠漠飛云繞戲
    北焙新成圓月樣,內廷初啟絳囊封。
    先春入貢來千里,中使傳宣下九重。
    自省何功蒙上賜,青蒿應為倚長松。

    991 《興節集英殿宴教坊口號》 宋·蘇頌

    應世季冬初,上八開祥霓繞樞。
    金石宣和韶九奏,乾坤薦壽岳三呼。
    善鄰兩使星軺集,拱極千官蕊綬趨。
    共捧堯鐘歌既醉,洋洋朝野正歡娛。

    992 舒太守楊郎中示及諸公題詠洛陽新居見邀同》 宋·蘇頌

    仲長買宅近高山,饒得群芳不費錢。
    地接伊渾宜水竹,門臨嵩室足云煙。
    未拋簪組真朝隱,更有田園即世仙。
    滿篋新詩俱大筆,鑿楹留待子孫傳。

    993 《判秘閣何圖赴職宴集諸公同賦詩以紀出入之》 宋·蘇頌

    一去鴻都歲始旬,職更河澳與言綸。
    出為戎閫蕃宣守,歸作儒林典頌人。
    寓直重游唐麗正,翻書還上漢麒麟。
    參陪樽俎俱時彥,獨愧非才踵后陳。

    994 《讀范閣五丈奏議三絕》 宋·蘇籀

    撫編屢嘆才謨遠,早歲升堂拜若人。
    亹亹聽言皆破的,蛇蟠屈負經綸。

    995 《甲子歲七夕與伯業伯衍游井聰老出示次韻邊》 宋·蘇籀

    道隱祖風邈,訥齋重葺新。
    猊巘下獸魅,神泓躍鰭鱗。
    緇郎踵教律,梵夾畫金銀。
    幾岸風篁幘,屢鉤崖峭紳。

    996 《三泉門》 宋·孫應時

    蒼山石骨高棱層,繚斷谷口如堅城。
    何年穴作甕門入,豁然天地中開明。
    門深十太碧鐵色,錯落鱗甲潛光晶。
    溪聲瀉出駭風雨,巖泉亂滴紛珠瓔。

    997 《再答陳同年游字韻紀巖之集》 宋·孫應時

    凌云勝概壓西州,又作泓盡日游。
    數樹寒梅香較晚,一坡修竹意藏秋。
    酒間健筆能千字,胸次圓機綜九流。
    人境雙清定難得,相從何處有羈愁。

    998 門寺一首》 宋·王阮

    傍石尋幽徑,窮源得梵城。
    塔光侵地發,氣逼山清。
    是處堪吾老,何年遂此生。
    霜林知客意,一夜戰秋聲。

    999 舒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 宋·王阮

    浪作鸞棲去,驚隨鶴怨還。
    無心漢江水,有節皖公山。
    此事真堪話,諸公寧厚顏。
    嗟予亦興盡,昨夜已投閑。

    1000 塘久別乘月再到奉呈同社一首》 宋·王阮

    塘疇昔擅云煙,破月重來倍爽然。
    浮玉北堂三萬頃,扁舟西子二千年。
    青山識面爭迎櫂,白鷺知心不避船。
    華發翛翛更何往,一茅終在此橋邊。

    * 關于龍的詩詞 描寫龍的詩詞 帶有龍的詩詞 包含龍的古詩詞(25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