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野龍圖陳學士,迎秋登眺稱英奇。一聲玉管風流處,百尺金臺雨霽時。云近上清爭縹緲,山連太白斗參差。碧紗他日裁多少,籠得園園寺寺詩。
臺號煕煕倚半空,新秋景好與春同。朱衣吏列登臨處,百二山河一望中。
風采儀三院,循良著六州。譽高青瑣闥,名動紫云樓。經世余閎議,興邦閟遠猷。君王問黃發,柱石可能留。
勇退湖山地,心期白傅論。仙風占蒼嶺,樂土并桃源。壯節傳交舊,儒科付子孫。修齡才八十,殄瘁只聲吞。
磊落南州士,家聲二百年。失身幾利吻,得路已華顛。青瑣元虛位,黃扉久佇賢。九原寧可作,東望益潸然。
今代詢黃發,臨雍缺盛儀。久從曾釜樂,俄重鯉庭悲。德履嗟如在,功名誤見期。平生拄頤劍,聊掛墓門枝。
瘴海驪龍供素沫,蠻村花露挹清滋。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
知有名香出海隅,幽人得得寄吾廬。明窗小爇跏趺坐,更覺胸懷一事無。
遠人乘化往,生死不為累。肖象即當年,忘言非翼世。一奠祠下觴,清風肅然至。
林巒若無路,鐘磬時出谷。鑿石排僧龕,研金畫佛屋。日沒上方夕,明燈滿云木。
茲亭何岧峣,下瞰伊與洛。惟昔定鼎地,絕云飛觀閣。姬公安在哉,氣象空回薄。
林深寺獨在,谷轉路猶邈。徐行出萬木,斗起造雙閣。一踐清涼境,始知人世濁。
陟逕凡幾盤,坐堂聊一息。龍去空舊巖,崖崩有遺石。不見林下僧,鳥啼山寂寂。
我從南嶺來,引轡下云木。不知溪流處,但見翠滿谷。涼葉覆山泉,脩篁醫茅屋。
貪奇忘我勞,上上不復省。窮游盡人跡,卻立看佛頂。日暮不忘歸,青山滿煙景。
日照香剎端,風生石門下。精誠或有禱,嘉況如可把。安得飛片云,坐看靈澤灑。
許公讀書地,塵像一來拂。門掩僧不歸,檐低燕飛出。高人不可見,石塔鎮寒骨。
伊人沒已久,溪溜亦如線。淳風揖老僧,清陰坐春院。始晤入山深,幽林鳥聲變。
李公舊林壑,及此與幾授。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慚疏野人,來值溪花后。
索回陟云根,結構出石面。河傾八灘惡,野豁兩崖斷。曠然懷抱開,舉酒臨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