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首的詩詞(258首)

    61 《龍州(十首)》 明·林弼

    龍州溪洞極南邊,雞犬桑麻自一天。
    流水桃花今有路,何須更覓武陵仙。

    62 《白下逢梁伯龍感舊二首》 明·潘之恒

    梨園處處按新詞,桃葉家家度翠眉。
    一自流傳江左調,令人卻憶六朝時。

    63 《白下逢梁伯龍感舊二首》 明·潘之恒

    一別長干已十年,填詞贏得萬人憐。
    歌梁舊燕雙棲處,不是烏衣亦可憐。

    64 《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 明·阮自華

    朔氣厲高秋,將軍洗鐲鏤。
    勞云出塞暗,疲馬傍人愁。
    風色侵重鎧,霜威折丈矛。
    貴人能作賦,何不自封侯。
    ¤

    65 《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 明·阮自華

    合甲凋霜色,曼胡灑血光。
    犀渠猶暴露,虎冠已張皇。
    只謂策勛急,安知對簿長。
    從征元分死,刀筆又沙場。
    ¤

    66 《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 明·阮自華

    破斧入洛下,樓船跨海濱。
    金縢風蘊櫝,銅柱日生塵。
    彩筆詞臣富,牙籌吏部貧。
    當時烽火急,若個肯捐身。
    ¤

    67 《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 明·阮自華

    報國惟四體,援枹即九原。
    洗兵星海色,漂杵月支痕。
    圣主如信目,孤臣甘喪元。
    玉關誰望入,但愿少流言。

    68 《同李長蘅尋聞子將龍井山齋二首》 明·譚元春

    楓色紅難已,黃從翠處分。
    偶然亂葉下,風雨似同聞。
    谷鳥臨寒路,籬花開遠云。
    逢幽無一語,心眼自氤氳。
    ¤

    69 《同李長蘅尋聞子將龍井山齋二首》 明·譚元春

    十里蒼蒼路,非深亦覺遐。
    陰晴澹山氣,雞犬靜人家。
    閣迥生溪水,坪香過荈花。
    紅黃光莫艷,群動豈無涯。

    70 《龍君揚赴永安賦別二首》 明·俞安期

    迢遞邊夷戍,悲酸絕海行。
    百憂緣國事,一哭豈私情。
    積氣寒相結,江聲夕未平。
    離鴻何意識,哀怨向人鳴。

    71 《和黃龍清老三首》 宋·蘇軾

    萬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傳寄遠書。
    深密伽陀枯戰筆,真誠相見問何如。

    72 《和黃龍清老三首》 宋·蘇軾

    風前橄欖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開。
    靜默堂中有相憶,清江或遣化人來。

    73 《和黃龍清老三首》 宋·蘇軾

    騎驢覓驢真可笑,以馬喻馬亦成癡。
    一天月色為誰好,二老風流各自知。

    74 《題正覺院籜龍軒二首》 宋·王安石

    北軒名字經平了,愛此吾能為賦詩。
    山雨江風一披拂,籜龍還自有吟時。

    75 《題正覺院籜龍軒二首》 宋·王安石

    仙事茫茫不可知,籜龍空此見孫枝。
    壺中若有閑天地,何苦歸來問葛陂。

    76 《龍泉寺石井二首》 宋·王安石

    山腰石有千年潤,海眼泉無一日乾。
    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

    77 《龍泉寺石井二首》 宋·王安石

    人傳湫水未嘗枯,滿底蒼苔亂發粗。
    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

    78 《觀陸士龍作顧彥先婦答夫二首有感韻》 宋·戴復古

    北風吹歲暮,空閨獨棲止。
    夙興淚盈掬,夕息夢千里。
    妾生胡不仁,失身從浪子。
    嚼檗苦我心,餐冰噤我齒。
    離異何足愁,險澀可勝紀。
    寄書西飛雁,反覆話終始。

    79 《觀陸士龍作顧彥先婦答夫二首有感韻》 宋·戴復古

    鼠璞竊美名,冠玉假外觀。
    良人夸意氣,下妾愁歲晏。
    念君始行邁,雪嶺梅初粲。
    春風桃已紅,光陰等飛彈。

    80 《龍山送客二首》 宋·楊萬里

    念念還鄉未得還,偶因送客到龍山。
    分明認得西歸路,只是回車卻入關。

    * 關于龍首的詩詞 描寫龍首的詩詞 帶有龍首的詩詞 包含龍首的古詩詞(2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