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藻的詩詞(230首)

    41 《中書遇雨》 唐·錢起

    濟旱惟宸慮,為霖即上臺。
    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
    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
    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

    42 《巨魚縱大壑》 唐·錢起

    巨魚縱大壑,遂性似乘時。
    奮躍風生鬣,騰凌浪鼓鰭。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傾危嗟幕燕,隱晦誚泥龜。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43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唐·錢起

    古也憂婚嫁,君能樂性腸。
    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
    問爾餐霞處,春山芝桂旁。
    鶴前飛九轉,壺里駐三光。

    44 《晚秋宿裴員外寺院(得逢字)》 唐·耿湋

    仲言多麗藻,晚水獨芙蓉。
    梁苑仍秋過,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帶寒鐘。
    原向空門里,修持比晝龍。

    45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46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 唐·權德輿

    文行蘊良圖,聲華挹大巫。
    掄才超粉署,駁議在黃樞。
    自得環中辨,偏推席上儒。
    八音諧雅樂,六轡騁康衢。

    47 《奉和崔評事寄外甥劉同州…楊少尹、李侍御并見寄之作》 唐·權德輿

    芳訊來江湖,開緘粲瑤碧。
    詩因乘黃贈,才擅雕龍格。
    深陳名教本,諒以仁義積。
    藻思成采章,雅音聞皦繹。

    48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 唐·權德輿

    浩歌坐虛室,庭樹生涼風。
    碧云滅奇彩,白露萎芳叢。
    感此時物變,悠然遐想通。
    偶來被簪組,自覺如池龍。

    49 《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唐·楊巨源

    五馬江天郡,諸生淚共垂。
    宴馀明主德,恩在侍臣知。
    悵望緘雙鯉,龍鐘假一枝。
    玉峰遙寄夢,云海暗傷離。

    50 《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唐·楊巨源

    文物京華盛,謳歌國步康。
    瑤池供壽酒,銀漢麗宸章。
    靈雨含雙闕,雷霆肅萬方。
    代推仙祚遠,春共圣恩長。

    51 《觀慶云圖》 唐·李程

    五云從表瑞,藻繪宛成圖。
    柯葉何時改,丹青此不渝。
    非煙色尚麗,似蓋狀應殊。
    渥彩看猶在,輕陰望已無。
    方將遇翠幄,那羨起蒼梧。
    欲識從龍處,今逢圣合符。

    52 《贈海東僧》 唐·張籍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馀。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臺幾處居。

    53 《觀放魚歌》 唐·盧仝

    常州賢刺史,從諫議大夫除。
    天地好生物,刺史性與天地俱。
    見山客,狎魚鳥。

    54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舊日春。
    先皇初在鎬,賤子正游秦。
    撥亂干戈后,經文禮樂辰。
    徽章懸象魏,貔虎畫騏驎。

    55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麋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56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
    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57 《詠興五首·四月池水滿》 唐·白居易

    四月池水滿,龜游魚躍出。
    吾亦愛吾池,池邊開一室。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于一。
    且與爾為徒,逍遙同過日。

    58 《廣州石門寺重送李尚赴朝,時兼宗正卿》 唐·楊衡

    象闕趨云陛,龍宮憩石門。
    清鐃猶啟路,黃發重攀轅。
    藻變朝天服,珠懷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茲席未離尊。

    59 《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 唐·李德裕

    茂苑有靈峰,嗟余未游觀。
    藏山半平陸,壞谷為高岸。
    岡繞數仞墻,巖潛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資奇玩。

    60 《句》 唐·陳至

    藻井尚寒龍跡在,紅樓初施日光通。
    (《紅樓院》)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送別即景抒情山水

    * 關于龍藻的詩詞 描寫龍藻的詩詞 帶有龍藻的詩詞 包含龍藻的古詩詞(2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