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龍耳的詩詞(688首)
562
《送任漕赴召》 宋·李流謙
宋十一葉圣天子,有臣伊皋佐其理。
鏖兵孽雛褫天戮,手把降幡屢搖尾。
周宣功大心愈小,盈而持之甚持水。
龍墀端笏拜疏言,有室大競唯多士。
565
《初陪扈從》 宋·李洪
紫禁晨曦拂曉開,南山秀色郁崔嵬。
立班馳道蒼龍闕,逼耳嵩呼繞殿雷。
清蹕一聲黃繖動,屯云萬騎景輿回。
端門緩轡哦詩罷,誤入鉤陳豹尾來。
566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567
《題高麗行看子》 宋·樓鑰
竹批雙耳風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齊。
相隨西去皆良種,撼首勢竄迎風嘶。
丹青不減陸與顧,麗人傳來譯通語。
裝為橫軸看且行,云是韓干非虛聲。
568
《再題行看子》 宋·樓鑰
先引護欄毬子驄,九馬近遠俱相從。
黑駒騧黃騅素騮,亦有笏面仍銀鬃。
夏國一種青於藍,五明錯靴皆如龍。
或驂或引恣馳驟,坐覺隱耳聲瓏瓏。
571
《送葛元城》 宋·葉適
數年之留能浩浩,一日之別還草草。
念子身名兩未遂,令我衰病無一好。
古人探道從妙年,今人重耳輕目前。
不愁好龍龍不下,只愁愛玉酬石價。
572
《贈訥相》 宋·葉適
柯山訥相丑形模,以相獲妍如子都。
每將氣色較官簿,初若搏影終探符。
劉公實,升提刑,丘宗卿,加龍圖。
就中兩說最稱驗,余耳所逮非人誣。
573
《訪孟守》 宋·汪莘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574
《群玉堂即事》 宋·汪莘
蓬萊道山到者稀,忽隨飚駕同來歸。
天橫閬野望不盡,地絕瀛海如無依。
初得松門入蕭瑟,漸繞苔徑穿芳菲。
奇花異卉不可識,但覺春是人間非。
578
《浣花即席》 宋·魏了翁
輕飔濯袢暑,清與耳目謀。
江山新容態,真意爛不收。
榜人以戒余,將事東郊游。
川后且靜波,馮夷亦安流。
579
《南閣行》 宋·魏了翁
北城之陽有南閣,李家石林丈人作。
上有儲皇資善顏,下有先世淳熙腳。
前瞻平遠后闉阇,左揖蜝頤右龍鶴。
丙丁架上書衡從,甲乙檻前石參錯。
* 關于龍耳的詩詞 描寫龍耳的詩詞 帶有龍耳的詩詞 包含龍耳的古詩詞(6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