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燭的詩詞(513首)

    261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62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6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6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65 《黠鼠賦》 宋·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
    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聲在橐中。

    故事寫鼠

    266 《擬行路難》 南北朝·鮑照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里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

    267 《念奴嬌 孝陵》 清·鄭燮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
    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
    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268 《金蓮繞鳳樓》 宋·趙佶

    絳燭朱籠相隨映。
    馳繡轂、塵清香襯。
    萬金光射龍軒瑩。
    繞端門、瑞雷輕振。
    元宵為開圣景。
    嚴敷坐、觀燈錫慶。
    帝家華英乘春興。
    搴珠簾、望堯瞻舜。

    269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270 《鷓鴣天·風約微云不放陰》 宋·無名氏

    風約微云不放陰。
    滿天星點綴明金。
    燭龍銜耀烘殘雪,羯鼓催花發上林。
    河影轉,漏聲沈。
    縷衣羅薄暮云深。
    更期明夜相逢處,還盡今宵未足心。

    271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 南北朝·薛道衡

    京洛重新年。
    復屬月輪圓。
    云間璧獨轉。
    空里鏡孤懸。

    272 《山館夜作》 清·黃景仁

    長夜山窗面面開,江湖前后思悠哉。
    當窗試與然高燭,要看魚龍啖影來。

    273 《感懷呈所知》 宋·譚用之

    十年流落賦歸鴻,認傍昏衢賀燭龍,竹屋亂煙思梓澤,酒家疏雨夢臨邛。
    千年別恨調琴懶,一片年光覽鏡慵。
    早晚休歌白石爛,放教歸去臥群峰。

    274 《清平樂·黃金殿里》 宋·王觀

    黃金殿里。
    燭影雙龍戲。
    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

    錦茵舞徹涼州,君恩與整搔頭。
    一夜御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275 《打鰣魚》 清·吳嘉紀

    打鰣魚,暮不休。
    前魚已去后魚稀,搔白官人舊黑頭。
    販夫何曾得偷買,胥徒兩岸爭相待。
    人馬銷殘日無算,百計但求鮮味在。
    民力誰知夜益窮!驛亭燈火接重重。
    山頭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吳一燭龍。

    276 《遇風愁不成寐》 近代·弘一

    世界魚龍混,天心何不平?
    豈因時事感,偏作怒號聲。
    燭盡難尋夢,春寒況五更。
    馬嘶殘月墮,笳鼓萬軍營。

    277 《劉阮天臺謠》 宋·王淮

    天臺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云掛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
    潺湲。
    銀河倒瀉石梁滑,自非仙風道骨誰能攀。

    278 《岳王墓》 宋·韓信同

    妖星隳地芒角赤,龍劍悲吼風蕭瑟。
    中原王氣挽不回,將軍一死鴻毛擲。
    秦空小兒真戲劇,播弄造化搖樞極。
    指雌為親忠且逆,雙手上遮天眼碧。

    279 《禁林宴會之什》 唐·楊徽之

    星移歲律應青陽,得奉群英集玉堂。
    龍鳳雙飛觀御札,云霞五色詠天章。
    禁林漸覺清風暖,仙界元知白日長。
    詔出紫泥封去潤,朝回蓮燭賜來香。
    二篇稱獎恩尤重,萬國傳聞道更光。
    何幸微才逢盛事,愿因史冊紀余芳。

    280 《秋夜嘆》 元·王逢

    大星芒鬛張,小星光華開。
    皇天示兵象,勝地今蒿萊。
    河岳氣不分,燭龍安在哉?參贊道豈謬,積陰故遲回。
    疏風夜蕭蕭,野磷紛往來。

    * 關于龍燭的詩詞 描寫龍燭的詩詞 帶有龍燭的詩詞 包含龍燭的古詩詞(5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