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龍息的詩詞(783首)
721
《老農嘆》 宋·裘萬頃
霜耕冰在趾,雨種泥沒膝。
旱魃忽為虐,耕種謾勞力。
去年幸一稔,今歲免艱食。
細聽老農語,令我三嘆息。
722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723
《觀瀑布圖》 宋·劉宰
仰觀山模糊,俯視山歷歷。
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
觀者笑且言,畫手非用力。
安知畫工心獨苦,世上悠悠幾人識。
724
《再韻謝和章》 宋·劉宰
萬灶連營橫塞月,委輸不繼官倉竭。
冠攘雖息尚游魂,胡虜已衰聞蹀血。
赭衣開河深復深,青青蔓草生河險。
歲旱氏饑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讖緯。
726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727
《迎仙引》 宋·趙汝鐩
羽人窟宅壓滄溟,昆侖閬風天墉城。
紫蘭絳節跨彩鳳,殷勤傳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涼秋霽,千官鏘佩森幢衛。
王母云車九色龍,上元霜袍三角髻。
728
《錢舜舉溪岸圖》 明·張羽
憶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詔下征遺逸。
吳興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孫稱第一。
一朝玉馬去朝周,諸子聲名總輝赫。
豈知錢郎節獨苦,老作畫師頭雪白。
729
《咸陽宮行(并序)》 明·張羽
百二山河象祖力,六雄仰關不敢敵。
金人十二高崢嶸,天下甲兵從此息。
天子曉御咸陽宮,樓閣高低復道通。
十石之鐘萬石虡,遙聞天樂在虛空。
730
《泊趙屯》 宋·孔武仲
憶昨省觀趨{左氵右霝}川,萊衣擁綠方少年。
艱難險阻俱未歷,孟浪勇決唯爭先。
舟發趙屯猶未飯,有風北起空蒙間。
掀搖三山簸五岳,巨浪倒潑東南天。
731
《奉簡湯子和》 宋·晁公溯
衛尉女公子,始生在開封。
君來謁衛尉,見之文褓中。
卻后十五載,我乃臥廂東。
與君初會面,修髯郁垂胸。
732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734
《旦氣詩》 宋·陳普
書氣如大霧,蒙我大明鏡。
主人莫如鄉,奴柰竊權柄。
不能巍巍蒞,惟聽紛紛命。
是非既昧瞀,操執豈中正。
735
《夫差伍員》 宋·陳普
載籍幾千年,相踵興亡跡。
何國非自取,一一有來歷。
亡必以失道,與必以有德。
有德無不興,不在防寇賊。
736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737
《鹿頂山朝暉軒為東玉師賦》 宋·戴表元
金雞警神關,燭龍轉嚴車。
陰蒙欲銷散,巖谷開噓呀。
忽然蒼蘿顛,涌出紅蓮華。
天暉初照爍,六合無藏遮。
而我靈臺中,善根始萌芽。
珍重慎消息,外物如塵沙。
738
《題李伯時畫五馬圖》 宋·戴表元
嗚呼良馬不世出,今人擔尋李侯筆。
五龍忽墮白云鄉,海角孤臣看自失。
太平天子開明堂,前驅麒麟后鸞凰。
當地此馬來萬里,想見顧盼生風霜。
739
《天柱峰》 宋·杜范
探幽不知疲,前賞方未極。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有如萬菡萏,玲瓏倚秋碧。
東西忽異狀,雇步忘所歷。
740
《送趙仁則官滿西歸三首》 宋·方回
宇宙今年氣數新,不愁無地著閒身。
西成稼穡占魚夢,南紀干戈息馬塵。
隨分田園勝仕宦,及時兒女了婚姻。
細思便合從君去,龍虎山中作道人。
* 關于龍息的詩詞 描寫龍息的詩詞 帶有龍息的詩詞 包含龍息的古詩詞(7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