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帶的詩詞(846首)

    601 《題張以道上舍寒綠軒》 宋·楊萬里

    菊芽伏士糝青粟,杞筍傍根埋紫玉。
    雷聲一夜雨一朝,森然迸出如蕨苗。
    先生饑腸詩作梗,小摘珍芳汲冰井。
    風爐蟹眼候松聲,罛籬親撈微帶生。

    602 《題劉景明百馬圖扇面》 宋·楊萬里

    霧鬣如無筆,霜蹄不帶埃。
    直言明眼著,若個是龍媒。

    603 《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 宋·文天祥

    潮風連地吼,江雨帶天流。
    宮殿扃春仗,衣冠鎖月游。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604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宋·文天祥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605 《送聞大夫遊西天》 宋·宋祁

    五竺能仁里,重游路不迷。
    詔辭丹鳳北,身到白龍西。
    野凈榴花早,林暄貝葉齊。
    暮云程次闊,斜月笠前低。

    606 《謝王炳之惠茶》 宋·黃庭堅

    平生心賞建溪春,一邱風味極可人。
    香包解盡寶帶胯,黑面碾出明窗塵。
    家園鷹爪改嘔泠,官焙龍文常食陳。
    於公歲取壑源足,勿遣沙溪來亂真。

    607 《長短星歌》 宋·黃庭堅

    正月虎,七澤陰風無避處。
    少年射殺白額歸,二十一歲賜旗鼓。
    二月兔,翰墨功名歸四杜。
    中山毛遂定從還,十九上客誰復數。

    608 《游臨江寺》 元·王冕

    山靈本是愛山農,況是登臨重復復。
    海水浮來多怪石,云霄上接有高松。
    忘情淺淺溪中鳥,不雨深深洞底龍。
    帶甲如今滿天地,煙霞合此寄高蹤。

    609 《閑題》 元·王冕

    樓臺矗矗帶山河,金玉重重是帝家。
    云合紫駝開虎帳,天連青草入龍沙。
    春風小殿看飛燕,夜雨重城散落花。
    甲乙流蘇仙夢好,莫教方士問丹砂。

    610 《劍歌行次韻》 元·王冕

    先輩匣中三尺水,斬蛟曾入吳潭里。
    提歸未肯策奇勛,軒冕泥涂真戲耳。
    雞林削鐵不足比,昆吾百煉安可齒?淬花不瑩□鵜膏,掉鞘卻敲鸞鳳髓。
    憶昔破敵如破竹,帶霜飛渡桑乾曲。

    611 《出都日涂中成》 宋·司馬光

    賤生習山野,愚陋出於骨。
    雖為冠帶拘,性非藩籠物。
    揚鞭出都門,曠若解徽紼。
    是時天風惡,靈沼波蕩汩。

    612 《景福東廂詩·御溝》 宋·司馬光

    萬戶郁相鉤,枝分瑟瑟流。
    縈紆通桂觀,隱見帶龍樓。
    碧映千林曙,紅飄一葉秋。
    寒波長不竭,歲歲奉宸游。

    613 《宮漏謠》 宋·司馬光

    宮漏清高處處聞,六待寂寂夜將分。
    南下河梁緬詰曲,北瞻禁闕郁繽紛。
    黃金鎖閑斗城斜,高玉樓通上帝家。
    若木未光潛日月,神仙不動積煙霞。

    614 《太行》 宋·司馬光

    旬帝胚渾散,愚公轍跡開。
    橫行四極外,蟠據九河隈。
    茀郁天閽近,崢嶸地軸回。
    陽崖明草樹,陰壑轉風雷。

    615 《和張促通學士苦暑思長安幕中望終南秋雪呈鄰》 宋·司馬光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顯。
    誰言終南頂,已有霰雪集。
    返景開新晴,孱顏照都邑。
    初疑江津闊,還浪橫風急。

    616 《答蘇子美離京見寄》 宋·歐陽修

    眾奇子美貌,堂堂千人英。
    我獨疑其胸,浩浩包滄溟。
    滄溟產龍蜃,百怪不可名。
    是以子美辭,吐出人輒驚。

    617 《鵯鵊詞》 宋·歐陽修

    龍樓鳳闕郁崢嶸,榮宮不聞更漏聲。
    紅紗蠟燭愁夜短,綠窗鵯鵊催天明。
    一聲兩聲人漸起,金井轆轤聞汲水。
    三聲四聲促嚴妝,紅靴玉帶奉君王。

    618 《開元夜游圖》 宋·周邦彥

    潞州別駕年十八,彎弓射鹿無虛發。
    真龍絕水魚鱉散,參軍后騎鳧鷗沒。
    咸原瑞氣映壺關,城南書生知阿瞞。
    解鞍下馬日向夕,炙驢行酒天為歡。

    619 《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 宋·范仲淹

    出處曾無致主功,南陽為守地猶雄。
    醉醒往日慚漁父,得失今朝圓塞翁。
    七里河邊歸帶月,百花洲上嘯生風。
    臥龍鄉曲多賢達,愿預逍遙九老中。

    620 《寄太白李山人》 宋·林逋

    顏如童子發如黳,卜筑深當太白西。
    身上祇衣粗直掇,馬前長帶古偏提。
    鹍鵬懶擊三千水,龍虎閑封六一泥。
    幾度枕肱人跡外,半窗松雪論天倪。

    * 關于龍帶的詩詞 描寫龍帶的詩詞 帶有龍帶的詩詞 包含龍帶的古詩詞(8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