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山帽的詩詞(178首)

    61 《望江南》 宋·李石

    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
    渰浸倒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齏齏。
    落帽孟嘉尋蒻笠,漉巾陶令買蓑衣。
    都道不如歸。

    62 《念奴嬌(重九席上)》 宋·辛棄疾

    龍山何處,記當年高會,重陽佳節。
    誰與老兵供一笑,落帽參軍華發。
    莫倚忘懷,西風也曾,點檢尊前客。
    凄涼今古,眼中三兩飛蝶。

    春天寫景惜春愛情

    63 《漁家傲(重陽日作)》 宋·陳亮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黃花濁酒情何限。
    紅日漸低秋漸晚。
    聽客勸。
    金荷莫訴真珠滿。
    坐上少年差氣岸。
    題詩落帽從來慣。
    戲馬龍山當日燕。
    真奇觀。
    尊前未覺風流遠。

    宋詞精選回憶離別思念愛情

    64 《水龍吟(方蒙仲、王景長和余丙辰、丁已二詞,走筆答之)》 宋·劉克莊

    先生避謗山棲,戒門不納高軒客。
    誰歟來者,吟詩張碧,詼諧侯白。
    禮數由他,謝郎著帽,王郎穿屐。
    且問花隨柳,舉杯邀月,那須預、人家國用桓溫語。

    65 《六么令》 宋·陳允平

    授衣時節,猶未定寒燠。
    長空雨收云霽,湛碧秋容沐。
    還是鱸肥蟹美,橡栗村村熟。
    不堪追逐。

    寫景抒情

    66 《玉樓春(乙酉九日)》 宋·劉辰翁

    龍山歌舞無人道。
    只說先生狂落帽。
    秋風亦是可憐人,要令天意知人老。
    菊花不為重陽早。
    自愛古人詩句惱。
    與君鄭重說□□,殘年惟有重陽好。

    愛國

    67 《鷓鴣天(九日)》 宋·劉辰翁

    白白江南一信霜。
    過都字不到衡陽。
    老嘉破帽并吹卻,未省西風似此狂。
    攀北斗,酌天漿。
    月香滿似菊花黃。
    神仙暗度龍山劫,雞犬人間百戰場。

    68 《沁園春(和劉仲簡九日韻)》 宋·劉辰翁

    九日黃花,淵明之后,誰當汝儔。
    記龍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輕似葉,髯戟如虬。
    庚扇西風,孔林落照,銀海橫波十二樓。
    閑笑道,那華亭上蔡,再見何由。

    69 《沁園春(壽韋軒八十一歲·九月初二)》 宋·李慧之

    八九十翁,似嬰兒戲,漢司馬遷。
    記渭川垂釣,一年之長,龍山吹帽,七日之前。
    口角春風,襟期秋月,萬事從來只任緣。
    隨渠道,更登天富貴,陸地神仙。

    古詩三百首詠物寫花寓人

    70 《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 清·厲鶚

    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小。
    濕錨樓臺,釀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徽茫越嶠,但半冱云根,半銷沙草。
    為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棹?

    古詩三百首春天愛國感傷

    71 《水調歌頭·先生豈我輩》 宋·劉辰翁

    先生豈我輩,造物乃其徒。
    荷衣自放林壑,亦未棄銀魚。
    留得東籬晚節,笑倒龍山禿帽,一醉插茱萸。
    天下有大老,攜手盍歸乎。

    72 《水龍吟 代玄覽和東泉學士自壽之作 案此》 元·張雨

    古來宰相神仙,有誰得似東泉老。
    今朝佳宴,楊枝解唱,花枝解笑。
    鐘鼎山林,同時行輩,故人應少。
    問功成身退,何須更學,鴟夷子,煙波渺。

    73 《登高感興》 宋·程炎子

    破帽西風里,龍山憶孟嘉。
    白衣誰送酒,黃菊自開花。
    塞遠書傳雁,天昏墨點鴉。
    憑高窮北望,何處是中華。

    74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宋·陸游

    桐帽絁裘擁半酣,肩輿咿軋轉城南。
    牛過野水將新犢,女采柔桑起稚蠶。
    遺老年光垂九十,故鄉春事及重三。
    種花筑室知難辦,借地猶能結草庵。

    75 《枯菊》 宋·陸游

    龍山落帽未多時,陳跡依然使我悲。
    粲粲菊花何似好,階前惟見束枯枝。

    76 《早自烏龍廟歸》 宋·陸游

    殘漏聲中聽曳鈴,翩翩吹帽出郊坰。
    雨余澗落雙虹白,云合山余一發青。
    鐵馬蹴冰悲昨夢,朱顏辭鏡感頹齡。
    歸來獨對空齋冷,鳥跡蒼苔自滿庭。

    77 《九日》 宋·宋祁

    商館馮高爽氣濃,露萸千穗亞枝紅。
    餅餐交遺嘉籩上,蕊菊爭吹壽斝中。
    擊隼厲威平隰闊,戲驂沈響故臺空。
    何人盛繼龍山集,醉帽須防穀郁風。

    78 《送林子敬粹武昌》 宋·劉克莊

    閫外于今有虎臣,孰云立國靠江神。
    后車雞塞勒銘客,前席龍山落帽人。
    此去青油煩檄筆,向來赤壁要綸巾。
    遙知崔顥題詩處,暇日登樓與拂塵。

    79 《重陽示二三友》 宋·王之道

    龍山何處暮云黃,坐想前賢落帽狂。
    萸實菊花良不惡,為君沽酒作重陽。

    80 《襄陽賦秋日江梅菊花》 宋·陳造

    秋香冬艷各時宜,叵怪花神令出奇。
    金菊正含霜曉秀,江梅不待雪寒期。
    帽欹同伴龍山醉,詩到終嫌驛使遲。
    陶杜當時儻經目,定并東合賦東籬。

    * 關于龍山帽的詩詞 描寫龍山帽的詩詞 帶有龍山帽的詩詞 包含龍山帽的古詩詞(1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