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變的詩詞(1060首)

    761 《建溪十詠其十毛竹洞》 宋·楊億

    洞門生異竹,冉冉接同亭。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葉青。
    實應容鳳食,杖欲變龍形。
    逋客歸何日,巖阿已勒銘。

    762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 宋·曾鞏

    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
    龍樓調護官雖寵,鳩杖躋攀興已濃。
    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
    磻溪縱老寧閒得,會為蒼生起更重。

    763 《再賦喜雪》 宋·曾鞏

    六花飛舞勢蹁躚,點綴寒林熊更妍。
    山險龍蛇盤鳥道,野平江海變畬田。
    人狂奔月非關夜,馬健乘云別有天。
    況值白羊新酒熟,可能相就慶豐年。

    764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765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余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766 《少稷家觀雪賦江字三十韻》 宋·韓元吉

    雪暮來無際,長吟坐北窗。
    未嫌光奪月,先恐勢填江。
    云色生冰柱,風聲倒石矼。
    疏簾才的皪,破屋漸錚鏦。

    767 《丁丑仲春將渡浙江從者請盤沙予畏而不許既登》 宋·韓元吉

    桑田變東海,此語聞自昔。
    嗟我百人,耳目詎能識。
    誰言錢塘江,遂有車馬跡。
    漲沙莽云屯,衣帶僅尋尺。

    768 《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 宋·韓元吉

    我居面山俯潺湲,憑軒臥牖皆見山。
    山光影入懷袖,秀色爽氣非人寰。
    故人憐我新結屋,猶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寫作何許圖,不礙閉門聊縱目。

    769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770 《聞太母還輿喜極成歌》 宋·黃公度

    鳴呼禍變稔前朝,都城千雉摧天驕。
    翠華北征沙漠遙,六宮萬里從翚褕。
    我皇龍飛守宗祧,周宣漢武見今朝。
    問安視膳阻夙宵,位極萬乘心何聊。

    771 《題楊冠卿客亭類稿》 宋·姜夔

    楊侯筆力天下奇,早歲豪顏相追隨。
    一班略見客亭槁,文采炳蔚驚群兒。
    長安城中擇幽棲,靜退不愿時人知。
    大書前榮號霧隱,意與風虎云龍期。

    772 《登賦堂》 宋·李呂

    紫云之山幾千丈,勢壓岷峨欲爭長。
    茫茫巨浸擘山開,萬穴魚龍寄深廣。
    眼明遙見使君家,華堂夜魄棲檐牙。
    手釣峽流揖峰翠,裾佩縹緲凌云霞。

    773 《和韓羲仲主簿古巖韻》 宋·李呂

    君不見版筑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774 《觀三疊泉》 宋·劉過

    五老峰北嵯峨顛,龍泉三疊來自天。
    只因開辟便有此,山云蔽護經歲年。
    一朝何事失扃鐍,樵者得之人傳。
    欲往從之人憚遠,險溪絕壑窮攀緣。

    775 《過楚懷王廟》 宋·劉子翚

    割據銷殘運,并吞息戰塵。
    遺民猶憫楚,三戶欲亡秦。
    念昔懷王立,潛圖霸業新。
    降顏欣接士,薄伐屢窺鄰。

    776 《少稷遠訪弊廬仍留佳句書此寫懷抱不足為報也》 宋·劉子翚

    常嫌門外車,驅馳但揚塵。
    今朝故人來,喜聽聲轔轔。
    昔別自梁苑,分飛湘吳閩。
    痛心鳴鏑禍,事往勿復陳。

    777 《少稷賦十二相屬詩戲贈一篇》 宋·劉子翚

    不用為鼠何數奇,飯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禍,守株伺兔非全癡。
    文成雕龍盈卷軸,畫蛇失杯坐添足。
    走馬章臺憶舊游,歲月才驚羊胛熟。
    六窗要自息獼猴,黃雞無應心日休。
    白衣蒼狗變化易,世事何殊牧豬戲。

    778 《打魚歌》 宋·劉子翚

    西溪觀魚仍開樽,鳴榔隱隱沈煙村。
    吾人豈有竭澤意,澒洞四際魚龍奔。
    驚潛初見穿亂藻,亟遁轉覺迷深源。
    向非驅迫群黨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濤渾。

    779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780 《黃梅東禪寺》 宋·王之道

    南晉今黃梅,東禪舊青蓮。
    曹溪竟何許,龍朔知幾年。
    我聞二祖師,屬袂茲褊{左衤右遷}。
    片言道有契,千古衣相傳。

    * 關于龍變的詩詞 描寫龍變的詩詞 帶有龍變的詩詞 包含龍變的古詩詞(10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