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三處的詩詞(829首)

    781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782 《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之用》 宋·魏了翁

    三時收功還朔易,百川斂盈歸海{外廣內逆去辶}。
    誰將蒼龍掛秋漢,宇宙中間卷無跡。
    人情易感變中化,達者常觀消處息。
    向來未識梅花時,繞溪問訊巡檐索。

    783 《送別周憲使》 宋·程公許

    春風浩蕩龍泓口,逢逢船鼓驚雷吼。
    皇華使者拜捧徽書,萬里習帆上南斗,岷發報上下十六城,后先持節知幾人。
    公來非爭赫赫名,止水何曾風浪生。

    784 《題九鯉湖》 宋·王邁

    仙人蟬蛻幾經年,山水勝處今依然。
    長驅九龍叱雷電,高跨九鯉升云煙。
    武夷九曲就幻相,靈砂九轉成丹鉛。
    黃雞白犬得字砥,翩翩高舉紅輪邊。

    785 《壽陳貢元》 宋·王邁

    潘胸萬卷富文章,天產英賢生玉皇。
    后日岳神逢誕節,今朝昂宿出呈祥。
    秋風鶚表聲名遠,春浪龍門姓字香。
    來歲壽觴何處飲,西湖三月正韶光。

    786 《何無適同宿山中次韻》 宋·王柏

    虎踞龍蟠釋子宮,藥香時出小橋東。
    人眠依約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氣中。
    千古心期應共遠,半生懷抱此時融。
    清泉白日分明記,出處他年未必同。

    787 《鄱陽湖》 宋·周弼

    鄱陽湖浸東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萬頃。
    我昔乘槎渤澥間,眇視天溟坎蛙井。
    浪何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為而碎於泥沙之里。
    太極初分一物無,天水相包若雞子。

    788 《酌別張子元二首》 宋·李昴英

    南士如君幾,妙處方寸境。
    撐腸五千卷,落筆擅三影。
    喜談狂朱云,恥作諛谷永。
    憂時點髭雪,未肯疎鑷鏡。

    789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790 《題雪巖胡則潛詩卷首》 宋·姚勉

    君有雪巖余雪坡,坡中雪少巖雪多。
    試將二雪平章看,坡中雪比巖如何。
    有人問我坡間雪,一色平鋪寒玉潔。
    夜深明月可中庭,化作冰壺底俱徹。

    791 《明皇按樂圖》 宋·陳允平

    日日霓裳宴彩樓,三千歌粉侍宸旒。
    月明宮殿雙龍伏,云擁簫韶九鳳游。
    翠袖半籠金約臂,寶釵斜墜玉搔頭。
    不知舞到弓彎處,一拍春風一拍愁。

    792 《夜聞琵琶》 宋·胡仲弓

    金波西流云路潔,千星萬星猶點纈。
    身世如在冰壺中,高臥風欞賞清絕。
    誰家擬動郁輪袍,自抱心聲細推說。
    猝然聞之耳亦清,徐聽令人心欲裂。

    793 《次韻答王東墅》 宋·胡仲弓

    元龍湖海分棲遲,懶把琴心累子期。
    不是三生曾有舊,如何一見便論詩。
    春行谷外鶯求友,月在吟邊鵲繞枝。
    甚欲買舟尋隱處,悔將名姓與人知。

    794 《白水巖》 宋·蒲壽宬

    泰山有積霤,坤媼乃善藏。
    何時發靈秘,一脈流膏滂。
    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濫觴。
    螭蟠久懶臥,辟易離電光。

    795 《賀新郎·陳跡空鳧渚》 元·許有壬

    陳跡空鳧渚。
    悵繁華、等閑一夢,便成今古。
    佩玉鳴鑾人如畫,何處為云為雨。
    只明月、還生春浦。

    796 《鶯啼序》 元·王哲

    鶯啼序時繞紅樹。
    應當做主。
    騁嚶嚶、瑩瑩聲音,弄晴調舌秤羽。
    潛身在、朱林茂處。

    797 《滿庭芳 贈涂山于先生》 元·馬鈺

    閑閑搜獲,人家兒女。
    生前住在何處。
    有甚親親恩愛,與他相聚。
    生死不相替代,甚勞勞、為他辛苦。

    798 《洞天春》 元·侯善淵

    道要仙機,頓悟方知,物物盡捐。
    見本來一性,沖開昊境,朗如秋月,清似寒泉。
    湛湛澄澄,纖塵不染,出入龍鄉紫府天。
    歸元處,應無極太始,浩劫之先。

    799 《次韻金陵掾屬登賞心亭十六韻》 宋·項安世

    賞心淮水頭,樓觀岌以舉。
    下分漚鳥界,上入歸鴻許。
    登梯云濕履,肆席星落俎。
    龍爭失孫馬,鯨戮空峻處。

    800 《姜山通阇黎真骨歸塔以詩送之》 宋·王铚

    空門龍象道高升,坐使山川勝氣增。
    天道不言成西運,人間無處證三乘。
    云深尚有游山客,煙冷空余禮塔僧。
    一葦莫嗟成萬古,幻身來往本何曾。

    * 關于龍三處的詩詞 描寫龍三處的詩詞 帶有龍三處的詩詞 包含龍三處的古詩詞(8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