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鼓棹的詩詞(192首)

    41 《前調(賦湘妃鼓瑟箋,湘妃泛蓮葉,上有片云擎月)》 宋·楊冠卿

    瀟湘日暮時,倚棹蒹葭浦。
    不見獨醒人,愁對湘妃語。
    璧月送歸云,一葉蓮舟興。
    寶瑟奏清商,波底魚龍舞。

    古詩三百首寫景地名諷刺生活

    42 《瀟湘神(端午競渡棹歌)》 宋·黃公紹

    望湖天。
    望湖天。
    綠楊深處鼓F12AF12A。
    好是年年三二月,湖邊日日看劃船。

    43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44 《鴛鴦湖棹歌 之十七》 清·朱彝尊

    西水驛前津鼓聲,原田角角野雞鳴。
    苔心菜甲桃花里,未到天明棹入城。

    45 《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三》 清·朱彝尊

    宣公橋南畫鼓撾,酒船風幔拄鴉叉。
    碧山銀碗勸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46 《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 清·朱彝尊

    橫浦東連白塔云,下方鐘鼓落潮聞。
    結成海氣樓相似,煮就吳鹽雪不分。

    47 《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四》 清·朱彝尊

    曲律昆山最后時,海鹽高調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絕倒梨園弟子師。

    48 《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二》 清·朱彝尊

    江樓人日酒初濃,一一紅妝水面逢。
    不待上元燈火夜,徐王廟下鼓冬冬。

    49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七》 清·朱彝尊

    鸚鵡湖流碧幾灣,白龍湫水落陳山。
    游人秦小娘祠過,社鼓聲邊醉酒還。

    50 《閏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為石鼓山向園之》 宋·趙蕃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
    駕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陽,白鹿見圖畫。
    聞之幾向風,恨不款段跨。

    51 《棹歌》 宋·蒲壽宬

    鼓枻歸駢來,蓑風鳴策策。
    明月傾我壺,滄浪天一碧。

    52 《秋夜四鼓玩月》 宋·陳宓

    瑯玕衣袂竹方床,熱惱肝脾頓得涼。
    誰送苕溪來枕畔,輕裘短棹水云鄉。

    53 《九日絕句》 唐·李適

    禁苑秋來爽氣多,昆明風動起滄波。
    中流簫鼓誠堪賞,詎假橫汾發棹歌。

    54 《離會曲》 唐·張說

    何處送客洛橋頭,洛水泛泛中行舟。
    可憐河樹葉萎蕤,關關河鳥聲相思。
    街鼓喧喧日將夕,去棹歸軒兩相迫。
    何人送客故人情,故人今夜何處客。

    55 《岳州觀競渡》 唐·張說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
    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游。
    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
    鼓發南湖溠,標爭西驛樓。
    并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

    56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唐·李乂

    玉輅尋春賞,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綿聯杞樹周。
    烏疑填海處,人似隔河秋。
    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留。
    汀洲歸棹晚,簫鼓雜汾謳。

    57 《觀競渡》 唐·儲光羲

    大夫沉楚水,千祀國人哀。
    習棹江流長,迎神雨霧開。
    標隨綠云動,船逆清波來。
    下怖魚龍起,上驚鳧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

    58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59 《江夏贈韋南陵冰》 唐·李白

    胡驕馬驚沙塵起,胡雛飲馬天津水。
    君為張掖近酒泉,我竄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

    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

    追憶抒懷憤懣

    60 《渼陂行(陂在鄠縣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唐·杜甫

    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游渼陂。
    天地黤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

    * 關于鼓棹的詩詞 描寫鼓棹的詩詞 帶有鼓棹的詩詞 包含鼓棹的古詩詞(1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