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鼎識的詩詞(315首)
161
《夜登山亭》 宋·陸游
飛觀崢嶸天宇寬,幽人半醉憑闌干。
三山渺渺鸞鶴遠,七澤茫茫蓑笠寒。
清吹拂林橫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
童顏綠鬢無人識,回首塵寰一夢殘。
162
《燒香七言》 宋·楊萬里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如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忽開抹利拆,低處龍麝和沉檀。
平生飽識山林味,不柰此香殊斌媚。
呼兒急取烝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賁。
165
《有感》 元·王冕
春風花開洛陽縣,此處與子初相見。
亂離相去五十秋,我□星星子皺面。
莫言今日重凄涼,且說當年與華宴。
細腰皓齒供奉歡,金鼎玉盤羞美饌。
166
《望雨》 元·王冕
狂風吹春無寸雨,天地漫漫盡黃土。
病日韜光赤如血,千花萬花愁不語。
耕牛渴死野草枯,農夫悲啼淚如珠。
蠶胎在紙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輸。
168
《讀山海經圖》 宋·歐陽修
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169
《天啟惠酥》 宋·周邦彥
淺黃拂拂小鵝雛,色好從來說雍酥。
花草偏宜女兒手,緘封枉八野人廚。
細涂麥餅珍無敵,雜煉豬肪術最迂。
臠肉便知全鼎味,它時不用識醍醐。
170
《贈道士蹇拱辰》 宋·賀鑄
嘗觀妙手御風圖,想像斯人世所無。
今識黃冠葆光子,爽氣飄颻畫不如。
岷峨東來九千里,眼飽高山與流水。
乘春更擬訪天臺,晨肇當年偶然耳。
171
《故鄴》 宋·賀鑄
魏武昔恢圖,北平譚尚孽。
卜鄴筑新都,非徒三狡穴。
將行遷鼎志,遽有分香訣。
落日繐帷空,莫終歌舞闋。
172
《贈張先生》 宋·范仲淹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173
《念奴嬌·金神按節》 元·元好問
金神按節,先下弦、一夕分明秋色。
銀漢光浮天紺滑,星彩遙瞻南極。
阿母分桃,桂娥饋藥,稱慶于今夕。
解顏微笑,卷簾初識姑射。
176
《瑤臺第一層 詠茶》 宋·無名氏
一氣才交,雷震動一聲,吐黃芽。
玉人采得,收歸鼎內,制造無差。
鐵輪萬轉,羅撼漸急,千遍無查。
妙如法用,工夫了畢,隨處生涯。
180
《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 宋·梅堯臣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畫虎通神明。
凡為一虎不知價,鉅公貴士珍其名。
死來年深搜索盡,何意好事識尤精。
丹楓映坡茅葉白,雌者將乳雄坡行。
* 關于鼎識的詩詞 描寫鼎識的詩詞 帶有鼎識的詩詞 包含鼎識的古詩詞(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