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鼎形的詩詞(193首)

    21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22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 唐·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23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24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25 《太湖詩·曉次神景宮》 唐·皮日休

    夜半幽夢中,扁舟似鳧躍。
    曉來到何許,俄倚包山腳。
    三百六十丈,攢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鑠。

    26 《雜諷九首》 唐·陸龜蒙

    紅蠶緣枯桑,青繭大如甕。
    人爭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賢祿,一一希入夢。
    縱操上古言,口噤難即貢。

    27 《句》 唐·司空圖

    忍事敵災星。
    (以下《困學紀聞》)
    物望傾心久,兇渠破膽頻。
    (《詠房太尉》。

    28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29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30 《賦得送軒轅先生歸羅浮山》 唐·李洞

    舊山歸隱浪搖青,綠鬢山童一帙經。
    詩帖布帆猿鳥看,藥煎金鼎鬼神聽。
    洞深頭上聆仙語,船靜鼻中聞海腥。
    此處先生應不住,吾君南望漫勞形。

    31 《金陵懷古》 唐·唐堯臣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
    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旸谷。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復。
    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3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3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34 《絕句》 唐·呂巖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于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
    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
    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35 《敲爻歌》 唐·呂巖

    漢終唐國飄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測。
    縱橫逆順沒遮欄,靜則無為動是色。
    也飲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斷淫欲。

    3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7 《喜遷鶯(福唐平蕩海寇宴犒將士席上作)》 宋·曾覿

    七閩形勝。
    鎮南紀會府,山川交映。
    簫鼓喧天,綺羅盈市,不負四時風景。
    共喜太平無事,豈料潢池不逞。

    38 《水調歌頭(石知院生辰)》 宋·葛長庚

    兩鬢青絲發,雙眼黑方瞳。
    人皆道是,昭慶一個老仙翁。
    暫別蓬萊弱水,自把星冠月帔,玉佩舞薰風。
    醉入桃源路,歸去不知蹤。

    重陽節勸勉人生哲理

    39 《水調歌頭(十之三)》 宋·夏元鼎

    耳目身之寶,固塞勿飛揚。
    存無守有,中間無念以為常。
    把定玄關一竅,視聽盡收歸里,坎兌互堤防。
    寤寐神依抱,形氣兩相忘。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月夜思念

    40 《沁園春(壬寅餞余宣諭入蜀)》 宋·李曾伯

    畫舸呼風,長劍倚天,半哉此行。
    指洞庭彭蠡,遍觀吳楚,瞿塘滟滪,直上峨岷。
    帝語春溫,軍聲秋肅,手濟時屯開泰平。
    天應是,念蠶叢父老,公為更生。

    秋天回憶感嘆

    * 關于鼎形的詩詞 描寫鼎形的詩詞 帶有鼎形的詩詞 包含鼎形的古詩詞(1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