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鼎彝的詩詞(119首)

    21 《考試當涂次池陽崎嶇山行石多可愛因用袁席之》 宋·王居安

    平生愛奇石,如見古君子。
    一卷窗牖間,時復為隱幾。
    茲行池陽路,終日亂山里。
    道傍石叢生,牛羊亂虎兕。

    22 《送李擴還吳》 未知·袁華

    倉頡史籀世既遠,斯冰徐張稱善書。
    有元絕華部與趙,俗工紛紛訛魯魚。
    鐵錐畫沙釵折股,會稽嶧山化黃土。
    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吳興能復古。

    23 《贄奉使總領大卿》 宋·林宗放

    昔賢兩手并擎天,鰲極功成勢晏然。
    宗廟鼎彝刊祖烈,相門衣缽付家傳。
    藍田種玉連連好,滄海遺珠顆顆圓。
    六合共知推書錦,云來重為拂青氈。

    24 《和黃教授山堂招飲》 宋·呂聲之

    鼎彝事業未渠休,鷗鷺尋盟暫與儔。
    路入芝巖真絕地,客延蓬島盡名流。
    不辭一洗陶巾醉,更擬雙飛謝屐游。
    誰賞洪都高閣句,落霞孤鶩唱漁舟。

    25 《祠古堂詩》 宋·吳可

    群兒只解祠金玉,百歲作癡空潤屋。
    君家勝味渠不知,掉頭歸來北窗讀。
    插架整整三萬箋,誰何有書真不然。
    是中文字到蝌蚪,補亡應得內庚篇。

    26 《鄉飲酒倡和詩》 宋·曾潁茂

    異席賓階愧上西,喜觀微俗頓風移。
    一堂酬酢古冠屨,千里循良世鼎彝
    詩繼紹興賢守句,教明直講太平儀。
    遼遼曠典今重舉,從此愚夫可與知。

    27 《長平戈頭歌》 明·陶凱

    長平野人鑿地得古戈,上有款識字,歲久俱滅磨。
    惜不能如豐城古劍射牛斗,吁嗟戈乎奈爾何。
    但見青銅凝寒莫煙紫,月黑山深夜飛雨。
    恨血千年猶未消,荒郊夜夜啼冤鬼。

    28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兩朝身與國安危,曲策哀榮此一時。
    木稼嘗聞達官怕,山頹果見哲人萎。
    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發,傷心無路送露輀。

    29 《四月九日幽谷見緋桃盛開》 宋·歐陽修

    經年種花滿幽谷,花開不暇把一卮。
    人生此事尚難必,況欲功名書鼎彝
    深紅淺紫看雖好,顏色不柰東風吹。
    緋桃一樹獨後發,意若待我留芳菲。

    30 《歷陽十詠之五當利港》 宋·賀鑄

    龍驤乘上游,銳氣吞敵境。
    風便趨吳京,收功在俄頃。
    平生負雄圖,晚歲方獲騁。
    何必傳鼎彝,江山與之永。

    31 《凱歌十首呈賈樞使》 宋·劉克莊

    自古勛名勒鼎彝,老于文學即今誰。
    腐儒尚可軍馬司,試作平淮第二碑。

    32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宋·劉克莊

    歷代名書畫,中原古鼎彝
    不教蕭翼看,常怕米顛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與掌匙。
    貴無它嗜好,焉用太清為。

    33 《和子瞻玉盤盂二首》 宋·蘇轍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
    無多產業殘花藥,幾許功名舊鼎彝
    豐艷不知人世別,佳名新換使君詩。
    明年會看花尤好,剝盡浮苞養一枝。

    34 《和子瞻玉盤盂二首〈東武蘇莒公家園中千葉白》 宋·蘇轍

    千葉團團一尺余,揚州絕品舊應無。
    賞傳莒國遷鐘虡,移憶胡僧置缽盂。
    叢底留連傾鑿落,瓶中捧擁照浮屠。
    強將絳蠟封紅萼,憔悴無言損玉膚。

    35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36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
    持身嚴榘席,慮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諸儒風典型。
    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

    37 《雍熙堂》 宋·張元干

    鼎彝勛業推元老,文采風流及后昆。
    家世從來耐官職,百年猶見典刑存。

    38 《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 宋·王珪

    震邸陪經席,辰階擁化鈞。
    高謨帷幄舊,嘉織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39 《送范西叔教授西歸》 宋·張栻

    乃祖至和間,忠謀書鼎彝
    但知陛下圣,豈知吾言危。
    元佑愛君語,讀者猶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茲。

    40 《再次韻寄林郎中》 宋·陳造

    林侯理窟元無底,如拜宣尼親闕里。
    經笥沈醇文筆古,俯視時流皆日耳。
    我生憂虞占多半,鱉跛蠖屈今已慣。
    林侯尚抗他庾塵,盍明嘗作不二觀。

    * 關于鼎彝的詩詞 描寫鼎彝的詩詞 帶有鼎彝的詩詞 包含鼎彝的古詩詞(1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