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默道的詩詞(444首)
421
《緣識》 宋·宋太宗
忘機悟即見真詮,慕道威儀立善緣。
語默但教方外用,玄微通達自彌堅。
利名染著還如夢,性相歸來猛似泉。
三業之中堪發問,勿令萬法不精專。
422
《緣識》 宋·宋太宗
無為本從清靜出,知之修煉皆寂默。
大道玄門幾百般,不拘東西及南北。
觀其形貌欵共語,風云可變龍與虎。
靈源欲訪不曾閑,捉得之時為伴侶。
423
《緣識》 宋·宋太宗
何為禪定性心同,解說真如物外空。
幾許修行緣上得,惑多妄想障於聰。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惡都歸萬法中。
應現機關俱寂默,始知明鑒照昏蒙。
424
《緣識》 宋·宋太宗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立法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425
《緣識》 宋·宋太宗
誰測玄機圣,天功地久長。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圓方。
妍丑隨情意,於戲細酌量。
達人知澹薄,默默見非常。
426
《緣識》 宋·宋太宗
恍惚人難曉,天仙語默玄。
修心無道理,終日自忙然。
我命真中趣,長生認宿緣。
機權饒使用,圣事不虛傳。
427
《緣識》 宋·宋太宗
真一生天地,因依認宿緣。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語默何奇絕,幽深隱圣賢。
誰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428
《緣識》 宋·宋太宗
遁跡深巖谷,身閑未是閑。
研窮堪語默,寂靜杳冥間。
秘密逢邪見,難開大道關。
金丹無效用,弗可返童顏。
42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愚癡常似醉,何異夢中人。
欲達終無見,懷疑道豈親。
非為貪閉口,那是益於身。
先生堪寂默,種福不傳因。
43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誰測玄機圣,天功地久長。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圓方。
妍丑隨情意,於戲細酌量。
達人知淡泊,默默見非常。
43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燕雀不生鳳,陰陽一氣全。
無窮深可及,境角理推遷。
奚益其形化,平章語默玄。
終身何所役,道本豈私焉。
43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真一生天地,因依認宿緣。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語默何奇絕,幽深隱圣賢。
誰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43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猶龍景象駕翔鸞,道在虛無天地間。
一二合將歸大禮,五千言外不開關。
儀形眇邈難相類,圣跡希夷語默閑。
昔日西游如似夢,化胡異域卻應還。
43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恍惚人難曉,天仙語默玄。
修心無道理,終日自忙然。
我命真中趣,長生認宿緣。
機權饒使用,圣事不虛傳。
43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遁跡深巖谷,身閑未是閑。
研窮堪語默,寂靜杳冥間。
秘密逢邪見,難開大道關。
金丹無效用,弗可返童顏。
43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冼滌要教心地靜,狐疑扔類水萍翻。
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促寒暄。
43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志節還難得,剛柔說是非。
秋霜明至道,春日麗光輝。
桂影芳紅樹,馨香入紫微。
無窮天地理,語默自依依。
43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非來非去亦非忙,所是凡為自短長。
專志比徒歸一等,誰知禮度畏三光。
相傳只要達真境,勿說辛勤卻易傷。
授得道心皆語默,四時八節順陰陽。
440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 關于默道的詩詞 描寫默道的詩詞 帶有默道的詩詞 包含默道的古詩詞(4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