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黃符的詩詞(385首)

    141 《好事近(壽黃仲符)》 宋·王千秋

    人物又無雙,余事錦機閑織。
    □就兩都新賦,笑一生聯緝。
    來年秋色起鵬程,一舉上晴碧。
    須洗玉荷為壽,助穿楊飛的。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抒懷

    142 《醉蓬萊(前題)》 宋·趙善括

    正彩鈴墜蓋,玉燕投懷,夢符佳月。
    五百年間,誕中興人杰。
    杖策歸來,入關從步,萬里朝金闕。
    貫日精忠,凌云壯氣,妙齡英發。

    女子懷念

    143 《水調歌頭(楊崇慶熹生日)》 宋·魏了翁

    風露浸秋色,煙雨媚湖弦。
    旌旗十里小隊,擬約醮壇仙。
    身在黃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個人傳。
    正恐未免耳,驚攪日高眠。

    144 《水調歌頭(楊崇慶熹生日)》 宋·魏了翁

    風露浸秋色,煙雨媚湖弦。
    旌旗十里小隊,擬約醮壇仙。
    身在黃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個人傳。
    正恐未免耳,驚攪日高眠。

    145 《水調歌頭》 宋·夏元鼎

    光諸丹經以質難。
    意初未釋,凡辨問數十條,乃噤不語,垂首悵然而去。
    后忽具信香誓狀,謂歷江、淮、閩、浙,拜師幾百,不識向上玄關,覺今是而昨非。
    不知其所覺何事,謬贈以水調一詞。

    詠物荷花相思

    146 《六州歌頭》 宋·劉辰翁

    后半月聞報,賦此。
    向來人道,真個勝周公。
    燕然眇。
    浯溪小。

    147 《水龍吟(九日登城)》 宋·黎廷瑞

    荒城落日西風,滿街芳草無行路。
    樓臺羽化,螢飛故苑,蛩吟殘礎。
    不減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煙樹。
    慨江南風景,一朝如許,教人恨、王夷甫。

    148 《水龍吟(壽劉無競·十月三十)》 宋·王邁

    橙黃橘綠佳期,詰朝又報陽來復。
    籠蔥瑞氣,天教蟠繞,名門喬木。
    上界仙人,來游西塾,驂鸞跨鶴。
    有如椽彩筆,箋天萬字,□呈了、瑯玕腹。

    寫景抒情

    149 《壯椿歲(壽趙丞相)》 宋·方味道

    恭審某官間期淑氣,特立高標。
    仰維岳之生賢,一朝獻頌;賦緇衣而入相,四海同聲。
    欣逢五百年之期,愿上八千歲之祝。
    可占耆艾,曷盡形容。

    150 《滿江紅(壽湯侍郎)》 宋·劉克壯

    曉色朦朧,佳色在、黃堂深處。
    記當日、霓旌飛下,鸞翔鳳翥。
    蘭省舊游隆注簡,竹符新剖寬優顧。
    有江南、千里好溪山,留君住。

    151 《水調歌頭(壽錢太尉)》 宋·吳叔虎

    清澈黃河底,乙未政和年。
    坤珍闡瑞,運符五百間生賢。
    日暖曲江花柳,鼎沸韶春弦管,尺五是青天。
    殊寵逢熙載,吉夢送真仙。

    冬天梅花女子孤獨

    152 《沁園春(壽程丞相)》 宋·姚勉

    崧岳降神,昴宿宣精,挺生偉人。
    整淳佑乾坤,浸如嘉佑,太平事業,了卻端平。
    扶日中天,拱辰北極,一灑某霖埃霧清。
    春寰海,聽農歌載路,邊析沈聲。

    153 《滿江紅》 宋·莫起炎

    法在先天,玄妙處、無言可說。
    其要在、守乎是正,靈臺瑩徹。
    太極神居黃谷內,先天炁在玄關穴。
    寂然不動感而通,憑剛烈。

    154 《壺中天(壽丘樞密)》 宋·程必

    日躔東井,正輪囷桂影,十分光潔。
    火令方中符國運,天與非常英杰。
    犖犖平生,眼空宇宙,綠發千尋雪。
    笑談一鎮,單于底事心懾。

    秋天植物憂憤

    155 《過淮陰有感》 清·吳偉業

    登高悵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將鴻寶駐朱顏。
    浮生所欠只一死,塵世無由拾九還。
    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

    秋天雨夜傷悼命運

    156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157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158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15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60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 關于黃符的詩詞 描寫黃符的詩詞 帶有黃符的詩詞 包含黃符的古詩詞(3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