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鶴經的詩詞(759首)

    721 《丁亥生日紀事五首》 宋·方回

    千世謀生百念捐,窮空肯復受人憐。
    九還未悟長生訣,七袠初開本命年。
    寡欲自來甘淡薄,忘機時或放狂顛。
    歸舟已辦赍糧絕,猶欲經營買鶴錢。

    722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723 《為合密府判題趙子昂大字蘭亭》 宋·方回

    神奇變化莫若龍,屈蟠可藏螺谷中。
    一聲霹靂起頭角,金鱗萬丈橫蒼空。
    右軍禊帖不盈咫,善臨摹者子趙子。
    一觴一詠十九之,方如帶玉滿疋紙。

    724 《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 宋·方回

    夜臥月一枕,晨漱泉一盞。
    期人世未識,廬阜乃具眼。
    片影下岷峨,辟谷謝堂產。
    何樹不可巢,老鶴以意柬。

    725 《寄田潤齋道錄》 宋·顧逢

    銳志休官去,皆緣道法靈。
    一符方落筆,萬怪已潛形。
    柳下犬迎客,花邊鶴聽經。
    結交三十載,我醉獨君醒。

    726 《白酒歌為巖翁賦》 宋·黃庚

    火云燒空日色烈,暑氣著人方郁結。
    巖翁宴客水亭東,竹色蕖香獻清絕。
    瓜削水晶蓮剖珠,象箸犀盤盛陳列。
    銀罌捧出白玉醅,透鼻香濃風味別。

    727 《大人生日》 宋·李處權

    天欲斯文起,時將此道隆。
    昭明應熊夢,爽拔降神崧。
    業則真王佐,猷當沃帝聰。
    尊經獨韋氏,識字必揚雄。

    728 《題尹存庵行卷》 宋·陸文圭

    錢塘築塢高于郿,黃金鑄所九鼎移。
    木棉羈魂招不得,方士入海從安期。
    廬陵二老當時在,翰墨先芒透紙背。
    爾后空聞化鶴歸,我今欲見啼鵑稈。
    長安市上重經過,逢人間是伯休那。
    勒君且尋遂初賦,人家國事竟何如。

    729 《挽張宗師》 宋·陸文圭

    凰歷歸明主,龍韓誠老臣。
    衣冠朝日月,劍屐步星辰。
    極品躋黃閣,齋居人紫宸。
    存心妙經糾,贊化極彌綸。

    730 《贈季清隱道人》 宋·陸文圭

    虞山綆西城,尚湖繞其趾。
    青屏照玉鏡,屈摺十八里。
    傅聞漢真人,丹成飛入水。
    到今水不腥,魚鱉長而美。

    731 《寄題傅氏草堂》 宋·陸文圭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橋西路。
    碧雞坊外少人行,曉帶春星自來去。
    荒基蘚合無尋處,峽川萬古流詩句。
    紫芝之孫居澄江,瓊茅結宇青竹窗。

    732 《薄暮自南塔返足山》 宋·錢時

    筍輿伊軋盡經邱,南塔從容半日游。
    野鶴山猿留不住,又將詩過足山樓。

    733 《書山翁房壁》 宋·丘葵

    山翁有山癖,盡日對山青。
    盂水晨煎茗,爐香夜誦經。
    雨畦蔬長甲,風徑竹添丁。
    獨有曾游客,清癯似鶴形。

    734 《次韻孫季和知縣游西湖》 宋·釋寶曇

    何人熨冰紈,弄趁春晝晴。
    東風有底急,不容縠紋平。
    堤回柳陰直,鷗鷺時合并。
    無端棹謳發,驚飛度微明。

    735 《訪孤山林和靖梅塢陳跡》 宋·釋寶曇

    西湖湖水清可{左奭右斗},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夢,周易一卷前身書。
    經年竹戶與僧語,僧房繞湖三百區。
    客來放鶴未忍去,更為修竹聊須臾。

    736 《贈郎德父》 宋·釋紹嵩

    衣弊履穿不諱窮,籬門和竹夾西東。
    閑棲已合稱高士,發興真成繼庾公。
    人世鶴歸雙鬢上,丹霄路在五言中。
    卻須袖取經綸手,深入蘆花作釣翁。

    737 《挽王知縣》 宋·釋紹曇

    東晉風流繼令名,家傳真本換鵝經。
    廉勤自得官中趣,貧節親書座右銘。
    民感庥仁忘赴壑,子明詩禮為趨庭。
    疾風誰料摧梁木,猿鶴悲鳴不忍聽。

    738 《贈道士褚雪巘》 宋·釋文珦

    身不離珠庭,新箋道德經。
    時來琪樹下,閒看鶴梳翎。

    739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740 《天目禪師歸梁渚舊隱》 宋·釋文珦

    聞師歸渚上,欲盡百年間。
    獨鶴知難侶,孤云不易攀。
    龍盂經幾綴,虎錫上重環。
    禪子多求法,玄門為啟關。

    * 關于鶴經的詩詞 描寫鶴經的詩詞 帶有鶴經的詩詞 包含鶴經的古詩詞(7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