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鶴窺的詩詞(262首)

    21 《鶴林寺次岳侍郎韻》 宋·朱承祖

    鶴林古竹院,馬素舊松關。
    草合門前路,云埋寺后山。
    花神千載去,僧話片時閑。
    滿壁瑰奇句,慚窺豹一斑。

    22 《鶴林寺竹院》 宋·朱省齋

    鶴林古竹院,馬素舊松關。
    草合門前路,云埋寺后山。
    花神千載去,僧話片時閑。
    滿壁瑰奇句,慚窺豹一斑。

    23 《送席心齋住白鶴觀》 明·王汝章

    昔在鴻山遇席謙,長松落雪下飛檐。
    道歸玉局心逾達,詩到珠宮律更嚴。
    鸞版晝鳴云擁座,龍文夜誦月窺簾。
    應思慈母營甘旨,春雨園林筍露尖。

    24 《榮家鶴》 宋·林逋

    種莎池館久淹留,品格堪憐絕比儔。
    春靜棋邊窺野客,雨寒廊底夢滄州。
    清形已入仙經說,冷格曾為古畫偷。
    數啄稻粱無事外,報言雞雀懶回頭。

    25 《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宋·王珪

    兔自明月窟中出,鶴從群玉峰頭下。
    人間俗眼未嘗窺,已為兩家藏以詫。
    玉堂詞人本仙材,光芒偶落銀河罅。
    謫向埃塵五十春,所趣無一不瀟灑。

    26 《上鶴山作圖書所扁》 宋·方岳

    我本耕田夫,識字略可數。
    誰令半窗燈,奪此一犁雨。
    明經為青紫,無乃以書賈。
    晚知事大謬,於學竟何補。

    27 《雙鶴》 宋·馬廷鸞

    荒塘水竭只蹄涔,雙鶴翩然吸午陰。
    此縱有魚應渴死,不濡其咮漫窺臨。
    病鴟尚畏泥坑辱,宿鳥常虞矰繳侵。
    何似舂鋤甘寂寞,一灘藻荇立清深。

    28 《三月三日鶴亭自丹徒至攜同宗武公喬布臧及蒼》 近代·陳三立

    牽瘵閉幽棲,學誦闕章句。
    蕩寐艷陽辰,桃柳亂紅翠。
    佳人移京口,調笑藹嘉會。
    擁醉揚輕舠,衫袂入融吹。

    29 《題危見心所藏陳常庵水月障及松鶴蘆雁各一首》 宋·艾性夫

    陳郎筆勢并州剪,十幅生綃秋綠遠。
    老蟾欲作騎鯨游,推墮玉盤波底轉。
    謫仙濡袍窺采石,東坡醉客歌赤壁。
    兩翁已矣愛者誰,我欲扁舟擫長笛。

    30 《紀鶴》 宋·李處權

    青松百尺余,宛彼山之陲。
    白鶴巢其高,皂鶴巢其卑。
    紅鶴不敢來,下巢楓樹枝。
    陽春一動蕩,百鳥俱蕃孳。

    31 《雜曲歌辭·游子吟》 唐·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32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唐·宋之問

    抱琴登絕壑,伐木溯清川。
    路極意謂盡,勢回趣轉綿。
    人遠草木秀,山深云景鮮。
    余負海嶠情,自昔微尚然。

    33 《八仙徑》 唐·王勃

    柰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云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34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蘇颋

    降鶴池前回步輦,棲鸞樹杪出行宮。
    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含青近若空。
    直視天河垂象外,俯窺京室畫圖中。
    皇歡未使恩波極,日暮樓船更起風。

    35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唐·駱賓王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36 《游洞庭湖湘》 唐·張說

    緬邈洞庭岫,蔥蒙水霧色。
    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窮渚,開門對奇域。
    城池自縶籠,纓綬為徽纆.

    37 《道家四首奉敕撰》 唐·張說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
    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
    香隨龍節下,云逐鳳簫飛。
    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38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唐·李白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為。

    贈答友誼想象

    39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40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唐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歸隱

    * 關于鶴窺的詩詞 描寫鶴窺的詩詞 帶有鶴窺的詩詞 包含鶴窺的古詩詞(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