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鶴來聲的詩詞(690首)

    521 《秋夜宿東白啟師方丈》 明·沈遇

    竹梧滿秋庭,蕭蕭涼氣早。
    孤燈照跏趺,高僧坐來曉。
    風清鶴夢醒,云淡鐘聲杳。
    塵事永相忘,心空眾緣了。

    522 《舟行雜詩》 明·石頭如愚

    望去金山小,行來疋練新。
    應聲潭上樹,照影水中人。
    雙逝鳧歸岸,孤鳴鶴下濱。
    窮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523 《秋林會友圖》 明·史鑒

    青山巃嵸凝紫霞,飛泉如虹飲渥洼。
    楓林接葉紅于花,上有鸞鶴下麏麚。
    玉樓珠箔仙人家。
    仙人顏色長美好,瑤池桃花得春早。

    524 《題半塘寺潤公房顧叔明所畫松壁》 明·孫寧

    顧君叔明善寫松,妙趣直與韋偃同。
    片縑幅紙不易得,人爭一睹清雙瞳。
    玉巖上人即粲可,早躋十地成全功。
    禪房素壁耀霜雪,繪畫未許來庸工。

    525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526 《凈土詩》 明·香嚴和尚

    彼無惡道絕聞名,群籟都為念佛聲。
    細溜通渠調錦瑟,微風吹樹奏瑤笙。
    鶴從翡翠簾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
    往往悠然心不亂,瑯瑯天樂自來迎。

    527 《瑤芳樓》 明·徐賁

    高樓春多風日妍,瑣窗瓊闌縈素煙。
    水晶簾卷香散席,瑤芳吹入琴中弦。
    美人手度陽春曲,水意山情斷還續。
    三山鸞鶴夜飛來,佩環搖曳玲瓏玉。
    琴聲宛轉響春空,滿樓白月梨花風。

    528 《哭馮開之先生孤山殯宮二首》 明·于嘉

    玉樹承無恙,書來月甫更。
    鶴傳君子化,鵩告主人行。
    夜壑誰移棹,寒堂獨斫楹。
    西州門下路,一過一吞聲。
    ¤

    529 《訪弟長沙霍元瞻雪夜為作秋山圖》 明·詹同

    我愛霍元瞻,清標如玉雪。
    蒼松立石崖,白鶴鳴海月。
    瘦馬沖寒冰在須,日暮去訪元瞻居。
    高堂中夜燒長燭,為我寫出《秋山圖》。

    530 《王喬洞》 明·趙貞吉

    柯爛人歸古木寒,紺崖靈壑野云團。
    騎來黃鶴丹砂頂,飛去青天白玉棺。
    流水調中春欲半,洞簫聲里夜將闌。
    思輕塵骨超千劫,愿遇金童捧一丸。

    531 《春日移居六首》 明·周暉

    只隔秦淮路,清幽與市分。
    溪聲數番雨,鶴夢幾重云。
    古研臨池洗,名香掃石焚。
    客來方坐定,鳥語恰殷勤。
    ¤

    532 《禱雨詩》 明·周玄初

    蘇臺羽仙飧玉霞,鶴年松骨輕如花。
    晝騎金背之神蟆,奉持綠章扣天家。
    請陳旱魃為妖邪,炎焚原隰疑燒畬。
    草葉焦卷鑠石沙,大田秋稼縮不芽。

    533 《僦松軒避暑漫興》 明·朱存理

    溪南借我雙松樹,六月虛堂面水開。
    松下清吟成漫興,酒邊涼雨洗炎埃。
    一聲老鶴月中聽,萬里秋濤天外來。
    自把殘書堪臥讀,先令童子掃莓苔。

    534 《留題石經院三首》 宋·蘇軾

    蔥蒨門前路,行穿翠密中。
    卻來堂上看,巖谷意無窮。
    夭矯庭中檜,枯枝鵲踏消。
    瘦皮纏鶴骨,高頂轉龍腰。
    窈窕山頭井,潛通伏澗清。
    欲知深幾許,聽放轆轤聲。

    535 《木蘭花/玉樓春》 宋·晏殊

    紫薇朱槿繁開後。
    枕簟微涼生玉漏。
    玳筵初啟日穿簾,檀板欲開香滿袖。
    紅衫侍女頻傾酒。
    龜鶴仙人來獻壽。
    歡聲喜氣逐時新,青鬢玉顏長似舊。

    536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四——後苑詳定書懷》 宋·王安石

    文墨由來妙禁中,家傳豈獨賦河東。
    平生聽想風聲早,數日追隨笑語同。
    御水新如鴨頭綠,宮花更有鶴翎紅。
    看花弄水聊為樂,不晚朝廷相弱翁。

    537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四──後苑詳定書懷》 宋·王安石

    文墨由來妙禁中,家傳豈獨賦河東。
    平生聽想風聲早,數日追隨笑語同。
    御水新如鴨頭綠,宮花更有鶴翎紅。
    看花弄水聊為樂,不晚朝廷相弱翁。

    538 《登中茅公》 宋·王安石

    翛然杖履出塵囂,雞犬無聲到泬寥。
    欲見五芝莖葉老,尚攀三鶴羽翰遙。
    容溪路轉迷橫彴,仙幾風來得墮樵。
    興罷日斜歸亦懶,更磨碑蘚認前朝。

    539 《寄尋梅》 宋·戴復古

    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鶴膝翹空疏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折來須付與詩家。

    540 《南堂雜興》 宋·陸游

    車馬無聲晝漏長,野人與世已相忘。
    屏除長物軒楹爽,洗濯塵襟肺腑涼。
    秋近平郊鳴鸛鶴,日斜荒徑下牛羊。
    興來欲喚筇枝去,更盡銅爐一炷香。

    * 關于鶴來聲的詩詞 描寫鶴來聲的詩詞 帶有鶴來聲的詩詞 包含鶴來聲的古詩詞(6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