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鴻鶴的詩詞(403首)
361
《江城懷隱》 宋·董嗣杲
病身尚蟄灌嬰城,歸夢長懸醒復成。
衰鬢褵褷攙鶴瘦,安書隔闊見鴻驚。
山遙晴有侵檐色,樹禿秋地撼野聲。
只欲養疴求退靜,棲遲泉石適歸情。
362
《銅陵縣廢寺》 宋·董嗣杲
銅官山下梵坊欹,誰為昭明太子悲。
鶴去不歸松下柱,龜埋空負草間碑。
誰言象教無銷歇,自剖鴻蒙有亂離。
獨倚傾墻望淮水,殘僧絕影立移時。
363
《九日留彭澤》 宋·董嗣杲
牢擊扁舟在樹根,依然風物晉時村。
幾年思采東籬菊,此際狂傾北海樽。
野鶴離群翔碧落,江鴻排字入黃昏。
有人若學淵明隱,五柳蕭疏靜掩門。
364
《踏莎行·混沌之中》 元·侯善淵
混沌之中,杳冥蹤跡。
鴻ㄨ溟*初開辟。
洞虛一點太陽星,神風氣象恢洪奕。
綽約冰肌,玉巖橫碧。
駭天驚地鶴一只。
不惟出入太虛間,京山
365
《洛城秋雨》 宋·宋庠
霜月兼寒雨,高齋伴寂寥。
已能陰漠漠,更自韻蕭蕭。
宮迥天低闕,津長霧失橋。
蘆灰迷桂暈,梁屋掩霞朝。
366
《次韻國香詩》 宋·王铚
百花零落悲春晚,不復林園門可款。
待花結實春已歸,到頭只有東家管。
楚宮女子春華敷,為云為雨皆有余。
親逢一顧傾國色,不解迎人專城居。
367
《登城歌》 宋·張镃
二月二十八,花開滿林鶯恰恰。
春光誰遣插翅飛,雪色情知添鬢發。
暄風隨我登古城,遠樹如簇山如縈。
一川渺瀰青鏡平,云翳不定天疑行。
368
《皇太子生辰二首》 宋·張镃
無射吹銅恰四萱,紫微深處粲前星。
木行襲慶聯三合,火德漢光共一丁。
玩鶴怡神資葆毓,聞雞為善想儀刑。
豐年在在歌華黍,鴻鵠高飛萬宇寧。
370
《瀛洲行》 宋·趙汝鐩
神山鼎峙滄海東,瑤池翠水環銀宮。
朝霞夕霏自今古,飚車羽輪何憧憧。
文館岧峣霄漢立,群賢飛佩翔鵷鴻。
人間風日總不到,逍遙宛在神山中。
371
《和趙資相》 宋·許月卿
手托東南半壁天,向天捧詔下搜賢。
塵沙騎鶴征鴻倦,衢道乘鸞病驥先。
玉陛九重將玉立,珠簾十昊看珠聯。
狀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愿執鞭。
372
《用韻自述》 宋·許月卿
菊花開處即重陽,月桂中秋夜夜香。
紫綬象環如魯叟,綸巾羽扇亦周郎。
不憂鴻雁稻粱少,但恐鶴猿松菊荒。
宰相山中書幾考,清風明月老平章。
373
《訪二陸故居》 宋·林景熙
風流懷二陸,才名動三吳,期人不可作,千載空煙蕪。
當時聘俊筆,萬象爭先驅。
有如明月璧,美價傾鴻都。
374
《倪云林畫》 明·張羽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東。
清時不肯仕,滅跡云林中。
拂石坐蘿月,弦琴寫松風。
焚香誦《黃庭》,望云送歸鴻。
375
《寄吳有本》 明·張羽
相思不可見,夢里卻逢君。
兩地共明月,一方空碧云。
江秋鴻背侶,山夜鶴離群。
記得湖邊寺,詩題醉后分。
377
《浣紗曲》 宋·艾性夫
浣紗如妾心,皎然照冰雪。
秋聲入絡緯,炯炯織霜月。
裁衣嫁作梁鴻婦,白發相看如此布。
不學西施矜媚嫵,妝成欲覓君王顧。
378
《次韻秋心》 宋·艾性夫
短發白已盡,寒花黃到今。
秋清山見骨,年老樹留心。
獨鶴離騷怨,虛泉大雅音。
冥鴻不知處,引睇暮云深。
379
《初秋大熱》 宋·孔武仲
金神整霜仗,昨日從西回。
謂當有爽氣,吹蕩滄溟開。
誰知祝融軍,執熱{走中加參}{走中加覃}來。
六龍駐長安,無風動浮埃。
380
《又登南樓》 宋·陳杰
縹渺層巒出畫闌,半空長鎖白云閒。
一弓斜折蜀江水,八字平分漢渚山。
眼入中原鴻去迥,手摩華表鶴飛還。
好天誰遣成南北,遺限悠悠落照間。
* 關于鴻鶴的詩詞 描寫鴻鶴的詩詞 帶有鴻鶴的詩詞 包含鴻鶴的古詩詞(4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