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鴻路的詩詞(755首)

    621 《次韻嚴文炳暫別歸吳門》 宋·陳造

    白駒縶維之,君乃再歲住。
    政如何蓧翁,雞黍止季路。
    得句推敲余,每肯向予吐。
    平生識丁字,頗亦指佳處。

    622 《壽李雁湖》 宋·吳泳

    起從通德里,出守巽巖州。
    上相先聲到,兇徒悍氣柔。
    鴻居新勞徠,鳥戶舊綢繆。
    已筑沙堤路,歸歟贊大猷。

    623 《和晏子忠》 宋·吳泳

    我往才秋莫,君來恰歲寒。
    離鴻書落莫,歸馬路平寬。
    白社論心易,文壇出手難。
    近來詩思澀,風雪立雕鞍。

    624 《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 宋·陳師道

    先生英氣蓋區中,命與仇謀得老窮。
    又見長身有家法,可辭短簿怒吾公。
    石頭路滑行能速,宣室歸來語未終。
    宛洛風塵莫回顧,直須留眼送歸鴻。

    625 《秋日雜興》 宋·李廌

    橫煙下平林,閑云依袤嶺。
    寓想高鴻背,游目凌倒景。
    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騁。
    晚歲竟如何,三嘆心耿耿。

    626 《寂歷古關道二首》 宋·李廌

    寂歷古關道,早秋生曉寒。
    空蒙朝雨細,憔悴客衣單。
    事逐煙鴻遠,情隨雪鬢閑。
    蕭蕭倦游意,天際路漫漫。

    627 《送呂興元》 宋·李新

    行入云衢路未通,主人明日復觀風。
    幾聲寒鵲江村暮,煙雨瀟瀟失去鴻。

    628 《送蕭德洪赴試建安》 宋·李彌遜

    鴻鵠不作三年飛,乘秋逸興高九嶷。
    去尋巖桂香中路,趁得御柳風前期。
    青錢立登天上選,黃絹共賞人間辭。
    漢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時。

    629 《題興教寺》 宋·李彌遜

    云開岫幌隱禪扉,高屋憑虛面翠微。
    午枕有香清蝶夢,晚林無路送鴻飛。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沐三薰悟昨非。
    山意有情留倦客,樹頭誰道不如歸。

    630 《客誦故人劉道梅花詩有懷用其韻以寄之》 宋·李彌遜

    桑柘如錢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蠶月。
    老翁飯飽摩腹行,白甌自隨閑喚鐵。
    攀花正恨顏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
    惜花不似愛詩苦,即遣愁海回狂瀾。

    631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宋·馮時行

    戍鼓黃云外,征夫白帝東。
    風林行嘯虎,雨夜颯哀鴻。
    路入山光靜,村含晚色空。
    嵐煙欺眼力,不見鹿皮翁。

    632 《和劉彥沖日發》 宋·胡寅

    避炎掃凈室,臥看浮爐煙。
    讀君五字詩,鶴發驚臞仙。
    緬懷少壯日,意氯橫無邊。
    春風郁雙鬢,綠草爭芳妍。

    633 《二弟在遠經年無書張倩忽來相看蔡生以詩見慶》 宋·胡寅

    鴻雁分飛接翼難,稻粱謀隔水云寒。
    千山路遠勞魂夢,一紙書來強笑歡。
    東榻人材慚潤玉,西昆詩韻勝芳蘭。
    從今更勵男兒操,金鐵為心石作肝。

    634 《送余澤還義興》 宋·胡寅

    挾策漳濱兩韶稚,君后南隨州計吏。
    相逢冠歲璧池頭,頓覺詞華使人惴。
    謂宜云路恣騰踏,豈料霜蹄多蹶躓。
    君才視我十倍加,蓄積那堪五經筍。

    635 《和陶詠二疏韻》 宋·吳芾

    世人軀寵榮,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馳婺方成趣。
    誰肯急流中,便作冥鴻舉。
    屈指數哲人,在昔獨疏傅。

    636 《送吳道明推官并問趙莊叔何公禮兄弟》 宋·李石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適歸未得,此別那不思。
    高才府從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萬卷書,樂此簿領卑。

    637 《送張道士游西山至道觀》 宋·李石

    雪打窗外竹,共臥窗間床。
    起來忍饑凍,對坐唯爐香。
    寫之三尺琴,繞屋聲瑯瑯。
    相從無此好,要俶西山裝。

    638 《與程端卿相另峽中共系船瀼東留一日》 宋·李石

    宦路隨驚鵲,家山隔斷鴻。
    荒椽秋雨過,疏竹暗泉通。
    千騎尋城北,雙舟憶瀼東。
    我詩雖未好,聊為使君窮。

    639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640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 關于鴻路的詩詞 描寫鴻路的詩詞 帶有鴻路的詩詞 包含鴻路的古詩詞(7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