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鴻記的詩詞(217首)

    201 《水龍吟 至元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予按部東》 元·王惲

    臨歧把酒,長歌不休,既而壺傾,猶不忍別,復聊鑣幾三十里,逾大尹而去。
    不知劉君得于予者何,而乃而相愛,因以水龍吟歌之,且酬雅厚,仍綠楊一道飛花,繡衣亂點如晴雪。
    玉瓶酒盡,陽關歌徹,未容輕發。
    綠綺論心,幾人得似,劉君風節。

    202 《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惲

    御。
    事金宣宗天與二帝,歷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宮。
    明年壬辰,鑒輅樂巡,又明年國亡于蔡,韓遂謫石抹子昭,相與流寓許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為汲令,自許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間,談及宮掖故事,感念疇昔,如隔一世而夢鈞天也,不覺泣下,予亦為之欷也。

    203 《天禧初僑寓安陸有宅一區嘗于齋前手植橘樹才》 宋·宋庠

    昔年封蘗栽,生意頗柔脆。
    今茲見丹實,落落如星麗。
    斯果號難成,常踰豫章歲。
    孤根何為者,尚記吾廬地。

    204 《翟方進》 宋·張嵲

    相君事郡當少時,見謂遲鈍遭謾欺。
    一從蔡叟問所適,羇游萬里來京師。
    從馮老姥織屨賣,學問聲名從此大。
    胡常初毀更見譽,一日超升登掾宰。

    205 《題寒綠軒》 宋·張镃

    甫里先生窮到老,剩有詩文記林草。
    杞苗菊葉果何佳,自喜春風顏色好。
    現庵主人同吾張,故家文獻出大梁。
    相過肯對桂隱榻,握手書社傾肝腸。

    206 《寄吳有本》 明·張羽

    相思不可見,夢里卻逢君。
    兩地共明月,一方空碧云。
    江秋鴻背侶,山夜鶴離群。
    記得湖邊寺,詩題醉后分。

    207 《讀經父所作高承制銘因寄之》 宋·孔武仲

    征路杳無窮,山川掩映中。
    記程知遠近,分境識西東。
    倦客似浮梗,輕鞍如去鴻。
    平生慣相遇,轉愧坐禪翁。

    208 《和周次公韻送鄭恭叔城南并簡次公》 宋·陳文蔚

    春山曾記別匆匆,多少傳言詩句中。
    遠目不窮天萬里,幾隨西日送片鴻。

    209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210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11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212 《送鹿野珍禪友還七閩》 宋·釋崇岳

    千差坐斷路頭通,萬里鄉關一信風。
    不負靈山親記莂,好音專待寄來鴻。

    213 《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 宋·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絕妙四更殘。
    欹枕清無寐,扒窗獨起看。
    流鴻曳衡突,躍鯉散微瀾。
    頗記倦游日,孤舟宿雪灘。

    214 《次韻王丈豐父待制荔枝二十韻》 宋·蘇籀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醖恢臺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於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215 《師守之官枉駕過龍鵠省先公墓而去二詩送之》 宋·孫應時

    遠道勤君屐齒迂,寄聲從此問何發,歸鴻不與斜陽盡,離恨還將落葉書。
    吏橫要須先縛虎,民勞切記莫驚魚。
    扶藜目送雙旌發,愁絕誰憐澗上居。

    216 《送誠齋二首》 宋·袁說友

    長裾端欲曳賓墀,人事何乖遽別離。
    未盡胸中懷舊意,又吟江上送行詩。
    公名此去如山重,我老誰憐似足踦。
    憑得征鴻寄消息,書來猶記別君時。

    217 《苫廬》 宋·曾豐

    吾息乾坤之委氣,吾身父母之委蛻。
    乾坤父母不易酬,身體發膚可輕棄。
    文學恨不隨父終,視七尺軀鴻毛同。
    未容忘形禮制外,猶復假息苫廬中。

    * 關于鴻記的詩詞 描寫鴻記的詩詞 帶有鴻記的詩詞 包含鴻記的古詩詞(2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