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鴻議的詩詞(76首)

    61 《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宋·強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備員。
    自嚴薦舉法,頗號近得賢。
    仕者既擇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惡壤,十必九棄捐。

    62 《上致政蔣侍郎二十六韻》 宋·強至

    憶昔初登第,公時再鎮杭。
    諸生盡賓禮,賤子正親喪。
    顧在齊衰下,難瞻棨戟傍。
    無依繞樹鵲,欲進觸藩羊。

    63 《次王尚書韻呈石湖》 宋·陳造

    圣經三百篇,凜凜詩鼻祖。
    日月懸太空,不作雕篆語。
    可舉不可議,仲尼親去取。
    變為屈宋騷,刻畫已愧古。

    64 《禮殿圣賢圖》 宋·李石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65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66 《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 宋·葉適

    燕鴻不相須,進趣自求便。
    余來君其館,乃復當我餞。
    一春三月雨,亭樹郁霧澱。
    絮重厄飛楊,花蔫堆紫茜。

    67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 宋·程公許

    江路三年別,心旌萬里搖。
    登龍空有夢,蟄蟻困無聊。
    側聽除書峻,深期廟論調。
    方看儀玉筍,胡遽理蓀橈。

    68 《仁宗皇帝二詩御漢體書贊》 宋·岳珂

    鴻荒有開,昉頡鳥跡。
    字學之興,亦既象物。
    漢有議郎,曰臣蔡邕。
    帛書發奇,出淳古蹤。

    69 《山居感舊百韻》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興最盛年。
    身逢千載運,眼見五朝天。
    楚甸當澄按,岷江極泝沿。
    經途俱極險,問字始能言。

    70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71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 宋·王炎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小阮最逸群。
    未幾魚化龍。

    72 《壬子春羅端長贈別》 宋·王炎

    憶昔如相識,公歸自中都。
    時方擢上第,綠發青衫紆。
    論郊兄弟間,意氣和笙竽。
    瑰文得要攬,快語相為娛。

    73 《受詔同編修敕令終篇例賜勛一轉謝參預東平會》 宋·宋庠

    法家高議集朝緌,成績連茅被帝暉。
    均賞已知羊胃燦,銘恩偏覺鼠肝微。
    泥涂枉入鴻鈞用,腹背還憑逸翮飛。
    天祿半生闐眩病,猶堪持帚掃朱扉。

    74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75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76 《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宋·蘇籀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黃紙召。
    孤云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時論毗曇經,一佛出世只為人。
    凝師白傳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 關于鴻議的詩詞 描寫鴻議的詩詞 帶有鴻議的詩詞 包含鴻議的古詩詞(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