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鴻河的詩詞(516首)

    461 《拍手行》 宋·王柏

    五云縹緲護天關,{譽言換車}金輦寶來如山。
    上有封題三道印,多是中朝清要官。
    一膏一縷盡民命,荊箠新痕蝕舊瘢。
    東麾西節步霄漢,公私赤立生意慳。

    462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463 《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 宋·衛宗武

    四月五月淫澇積,噬嚙丘垤吞原隰。
    匪惟為沼蕩為陂,萬頃秧云泯無跡。
    攢雅聯尾空飛翻,化鰲為城難障塞。
    五湖三泖俗貫通,當接重江勢洄潏。

    464 《用韻再作》 宋·衛宗武

    一氣運行於虛空,有形孰不歸陶鎔。
    燠寒燥濕互為用,功被草木并昆蟲。
    胡然陽亢乃作沴,豐隆屏翳俱潛蹤。
    炎炎赫赫勢太甚,烹煎萬有何殊銅。

    465 《招隱三首》 宋·何夢桂

    回頭五十九年非,千里晨風翼倦飛。
    門外黃塵時事改,樽前白發故人稀。
    金河沙暖春鴻去,朱雀橋空海燕歸。
    惟有嚴陵灘下路,年年潮水上漁磯。

    466 《古意》 宋·蒲壽宬

    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貞胸。
    整鬟摘秋芳,秋芳無冶容。
    平生幾偃蹇,今逐梁君鴻。
    既甘布裙績,寧厭短褐舂。
    剔目信已篤,刲耳何所從。
    獨撫箜篌謠,河流自潨潨。

    467 《送劉煉師歸》 宋·仇遠

    云中雞犬隨淮南,手攀桂樹歌小山。
    鴻賓秘書在玉枕,有高尚者還童顏。
    卯金家世學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齒。
    懶耕白云種瑤草,南去持竿釣湘水。

    468 《登臨》 宋·董嗣杲

    登臨乘此暮江風,數盡南飛幾字鴻。
    秋水已清天更碧,曉楓未赤棗先紅。
    諸公軒冕留情處,萬里山河拊髀中。
    壯志已鎖思擁衲,飽餐蔬飯想虛空。

    469 《答叔子花下見懷之什》 當代·錢鐘書

    映河面皺看成翁,參到楞嚴法相空。
    輸汝風流還自賞,臨波照影學驚鴻。

    470 《春社日置酒示客》 宋·宋庠

    欣欣春色上高臺,一雨關河宿霧開。
    洛浦宓妃鴻已去,漢家皇后燕初來。
    山爐馥郁熏歌扇,錦瑟丁寧侑客杯。
    秉燭尋芳君莫倦,歡游才散便徘徊。

    471 《秋出近郊》 宋·宋庠

    修邙才轉便維嵩,都占黃河小曲中。
    秋助峰巒相倚碧,日催梨棗一番紅。
    煙蕪雖歇猶藏野,霜葉能飛不待風。
    關輔俗淳無巧弋,天邊何意有驚鴻。

    472 《晚望京邑》 宋·宋庠

    暮壘初休角,孤譙半掩門。
    鴻聲騁寥泬,鴉意戀黃昏。
    遠岫排頭碧,春河徹底渾。
    關東三百里,依約是天閽。

    473 《將至臨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陳給事去非》 宋·張嵲

    末契托外親,夙昔承顧盼。
    鄧鄙聽論詩,房陵共遭亂。
    蒼黃南山路,大雪將沒骭。
    事定訪田家,山花已如霰。

    474 《從劉待制游中梁山寺》 宋·張嵲

    樓閣高低跨碧空,鱗鱗群樹亞山風。
    滄江東去流天外,秦岫西來繞漢中。
    野曠自然傷遠目,天高聊復送飛鴻。
    登臨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謝公。

    475 《秋懷二首》 宋·張嵲

    浙河十月菊猶斑,客御貂裘未覺寒。
    遲暮更知為客惡,羈窮猶自借書看。
    朔風幾夜驅鴻雁,苦雨驚時損蕙蘭。
    安得雀離三百尺,一超紆譎破憂端。

    476 《壽王蘇州》 宋·張嵲

    維昔高堂講射蓬,瑞雪吹不散薰風。
    十分正滿冰輪桂,一葉將飛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閥,余休幾世積陰功。
    光芒孕秀星淪昴,神物儲祥岳降嵩。

    477 《寄陳同甫生日》 宋·陳傅良

    南國雨初潤,西風水微波。
    持酒欲勸君,奈此道阻何。
    天地自久長,日月良蹉跎。
    志士惜少年,用意矢靡他。

    478 《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 宋·林景熙

    秦望諸峰入幾看,仙居縹緲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風清十二闌。
    碧海氣清珠佩濕,明河影落玉簫寒。
    超然身在鴻蒙上,何必蓬萊跨紫鸞。

    479 《紀行十首 清口》 明·張羽

    豁達兩河口,前與黃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匯其中。
    甘羅城在南,韓信城在東。
    一為秦人英,一為漢家雄。

    480 《長江行》 明·李東陽

    大江西來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巔。
    長風一萬里,吹破鴻蒙天。
    天開地辟萬物茁,五岳四瀆皆森然。
    帝遣長江作南瀆,直與天地相周旋。

    * 關于鴻河的詩詞 描寫鴻河的詩詞 帶有鴻河的詩詞 包含鴻河的古詩詞(5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