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鸞霄的詩詞(262首)

    121 《賀新郎(送杜子野赴省)》 宋·嚴仁

    說到城南杜。
    盡風流、至今人號,去天尺五。
    家世聯翩蒼玉佩,自有文章機杼。
    看鸞鳳、九霄軒翥。

    122 《鷓鴣天》 宋·李朝卿

    九鳳簫低彩霧高。
    鸞車鶴馭下層霄。
    天教來輔長生帝,寶殿千秋侍赭袍。
    飛急召,促歸朝。
    沙路穩為馬蹄嬌。
    功成并畫蘭臺上,奎畫重看御贊褒。

    123 《三登樂(慶黃守·正月廿二)》 宋·羅子衎

    過了元宵,見七葉蓂又飛。
    恰今朝、昴宿降瑞。
    初度果生賢,盡道豐姿絕異。
    翰林人物,云霄富貴。
    自棲鸞展驥。
    迤邐黃堂,每登要路無留滯。
    暫歸來,訪松菊,趣裝行用濟。
    增崇福祿,壽延千百歲。

    124 《百安謠(壽主簿·二月廿一)》 宋·三槐

    武夷秀氣,萃君家、春芭融和時節。
    賞了花朝才六日,曾記挺生英杰。
    量吸鯨川,志吞牛渚,標格冰壺潔。
    臺星明處,年年輝映南極。

    125 《水龍吟·落花飛絮茫》 清·文廷式

    落花飛絮茫茫,古來多少愁人意。
    游絲窗隙,驚飆樹底,暗移人世。
    一夢醒來,起看明鏡,二毛生矣。
    有葡萄美酒,芙蓉寶劍,都未稱,平生志。

    秋天寫景寫人孤獨

    126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127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128 《洞仙歌·仲冬二七》 清·朱彝尊

    仲冬二七,算良期須果。
    若再沉吟甚時可。
    況熏爐漸冷,窗燭都灰,難道又各自抱衾閑坐。
    銀灣橋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懷中半霄墮,歸去忒匆匆,軟語丁寧,第一怕,襪羅塵涴。
    料消息青鸞定應知,也莫說今番,不曾真個。

    129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一)
    二妃方訪舜,萬里南方懸。
    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不知蒼梧處,氣盡呼青天。

    130 《中秋不見月》 明·解縉

    吾聞廣寒八萬三千修月斧,暗處生明缺處補。
    不知七寶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徹乾坤萬萬古。
    三秋正中夜當午,佳期不擬姮娥誤。
    酒杯狼籍燭無輝,天上人間隔風雨。

    131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32 《鶴聯句》 宋·滕宗諒

    上霄降靈氣,鐘此千年禽。
    幽間靖節性,孤高伯夷心。
    頡頏紫霄垠,飄飖滄浪潯。
    岳湛有仙姿,多鈞韶無俗音。

    133 《瑤臺第一層·嶰管聲催》 宋·趙仲御

    嶰管聲催。
    人報道、嫦娥步月來。
    鳳燈鸞矩,寒輕廉箔,光泛樓臺。
    萬年春未老,更帝鄉日月蓬萊。

    134 《琵琶》 宋·張表臣

    白鴿潛來入紫槽,朱鸞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調。
    漫道靈妃鼓瑤瑟,虛傳仙子弄云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135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盡紫霄寬。
    灝氣襲衣冠。
    清泉白石長為伍,松頭露、冷滴方壇。
    此際千林影斷,于時萬籟聲乾。

    136 《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盡紫霄寬。
    灝氣襲衣冠。
    清泉白石長為伍,松頭露、冷滴方壇。
    此際千林影斷,于時萬籟聲乾。

    137 《望江南 詠桃源》 元·楊弘道

    桃源好,雞黍竟相邀。
    鸞鳳有期朝絳闕,風霾無計上青霄。
    萬點落英飄。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一念不從癡處起,萬緣都向靜中消。
    知命也逍

    138 《木蘭花慢 右與宣慰趙中順讞浙西之余杭,相》 元·陳思濟

    望西南之柱,插開翠,一峰寒。
    盡泄霧噴云,撐霆拄月,氣壓群山。
    神仙。
    舊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畫中看。

    139 《水調歌頭 偕憲掾分司尉邑,偶得友人招隱之》 元·兀顏思忠

    白云渺何許,目斷楚江天。
    悲風大河南北,跋涉幾山川。
    手線征衫塵暗,雁足帛書天闊,恨入短長篇。
    青鏡曉慵看,華發早盈顛。

    140 《題潛山》 宋·孫僅

    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
    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岳敵,根與霍山盤。
    塵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 關于鸞霄的詩詞 描寫鸞霄的詩詞 帶有鸞霄的詩詞 包含鸞霄的古詩詞(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