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鸞輦的詩詞(75首)
41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43
《奉和受圖溫洛應制》 唐·牛鳳及
八神扶玉輦,六羽警瑤谿。
戒道伊川北,通津澗水西。
御圖開洛匱,刻石與天齊。
瑞日波中上,仙禽霧里低。
微臣矯羽翮,抃舞接鸞鹥。
第一百卷
44
《壽徐尉》 宋·趙福元
幔亭駕斗浮丹巘,扁題密鏤黃金篆。
淋漓羽蓋森鸞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紅云垂地醉壺天,真珠為漿玉為饌。
中有一人長眉青,紫錦荷囊燦星弁。
45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46
《徽宗花鳥圖》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47
《七夕》 明·鄧氏
誰遣鵲梁貫絳河,靈妃應是早停梭。
云鬟待駕輕飛輦,月鏡催妝淺步羅。
緱氏鳳聲方未已,漢庭鸞使更相過。
佳期只恐箕星妒,風雨休教浪作波。
48
《朱萼亭侍宴》 宋·郭稹
九重香輦出,三月御庭開。
圣酒鸞杯酌,宮花羯鼓催。
鶯聲壓歌管,山色滿亭臺。
睿賞歡無極,叨陪媿不才。
51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52
《登鐘山唯秀亭》 明·蘭江濋公
浥袂秀色時蒼蒼,馮陵八荒隘九陽。
裂地長江走腳下,巡檐赫日當吾旁。
楚天吳天云海寬,千山萬山蛟龍蟠。
采石沙頭人喚渡,大茅峰頂仙騎鸞。
眼底山川不盡識,蘚花石路空輦跡。
憶昔玄島看波時,六氣不動乾坤寂。
54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55
《送弟溥試春官》 明·沈氏
少小離家侍禁闈,人間天上兩依稀。
朝迎鳳輦趨青瑣,夕捧鸞書入紫薇。
銀燭燒殘空有夢,玉釵敲斷未成歸。
年年望汝登金籍,同補山龍上袞衣。
57
《西苑》 明·王寵
翠鳳翔文囿,黃龍戲禹舟。
乘云暢皇覽,御氣警宸游。
上圣豈蓄軫,玄功惟委裘。
青霞冠玉嶠,碧海溢金溝。
58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59
《都門柳》 明·吳沈
不與人間管別離,生來福地傍京師。
根蟠鳳苑臨溝水,影拂鸞輿映羽旗。
萬樹屯營春細細,千條夾輦雨絲絲。
長風更作飛花舞,吹入宮墻照御池。
60
《奉和觀車駕祀南郊》 明·趙輔
御堤新筑凈無埃,大駕親承祀事來。
風定壚煙浮袞冕,日高仙仗護蓬萊。
鸞旂紛擁云衢合,雉扇遙迎翠輦開。
更有羽林嚴宿衛,桓桓多是出群才。
* 關于鸞輦的詩詞 描寫鸞輦的詩詞 帶有鸞輦的詩詞 包含鸞輦的古詩詞(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