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鸞衣的詩詞(560首)
301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一)
二妃方訪舜,萬里南方懸。
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不知蒼梧處,氣盡呼青天。
303
《中秋不見月》 明·解縉
吾聞廣寒八萬三千修月斧,暗處生明缺處補。
不知七寶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徹乾坤萬萬古。
三秋正中夜當午,佳期不擬姮娥誤。
酒杯狼籍燭無輝,天上人間隔風雨。
304
《題龍隱巖》 宋·方信孺
春波飽微淥,斗柄函空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306
《代意二首》 宋·楊億
短夢殘妝慘別魂,白頭詞苦怨文園。
誰容五馬傳心曲,祇許雙鸞見淚痕。
易變肯隨南地橘,忘憂虛對北堂萱。
回文信斷衣香歇,猶憶章臺走畫轅。
308
《雙調 云中君》 元·阿魯威
望云中帝服皇皇,快龍駕翩翩,遠舉周章。
霞佩繽紛,云旗晻藹,衣采華芳。
靈連蜷兮昭昭未央,降壽宮兮沐浴蘭湯。
先戒鸞章,后屬飛簾,總轡扶桑。
309
《雙調 大司命》 元·阿魯威
令飄風凍雨清塵,開閶闔天門,假道天津。
千乘回翔,龍旗冉冉,鸞駕轔轔。
結桂椒兮乘云并迎,問人間兮壽夭莫憑。
除卻靈均,蘭佩荷衣,誰制誰紉?
310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311
《龍隱巖》 宋·李師中
春波飽微綠,斗柄涵虛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312
《別天臺》 宋·趙企
攜家隱青山,青山不我留。
遣我出山去,再拜辭丹丘。
王命急星火,駕言促西游。
朝游白云城,暮宿黃花洲。
313
《鵲橋仙·隱君仙裔》 宋·熊以寧
隱君仙裔,帥垣佳配。
誰似碩人清貴。
幾番鸞誥自天來,森綠綬、彩衣當砌。
蓮開十丈,蓂留十莢,遲十日、瑤池秋至。
殷勤祝壽指蟠桃,更重數、三千馀歲。
314
《滿江紅·梅臘賓春》 宋·丁黼
梅臘賓春,瑞煙滿、華堂馥郁。
還又祝、屏垂彩帨,觴稱醽醁。
南浦西山開壽域,朱簾畫棟調新曲。
慶彩衣、龍節侍慈萱,春長綠。
315
《壽徐尉》 宋·趙福元
幔亭駕斗浮丹巘,扁題密鏤黃金篆。
淋漓羽蓋森鸞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紅云垂地醉壺天,真珠為漿玉為饌。
中有一人長眉青,紫錦荷囊燦星弁。
316
《望江南/憶江南》 唐·呂巖
瑤池上,瑞霧靄群仙。
素練金童鏘鳳板,青衣玉女嘯鸞笙。
身在大羅天。
沉醉處,縹緲玉京山。
唱徹步虛清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317
《送張無夢歸天臺》 唐·張復
學道探玄務谷神,薜衣疏野見明君。
暫來北闕利名地,歸去舊山鸞鶴群。
洞壑深藏塵外士,冠裳不系嶺頭云。
赤城千仞幽居處,夜籟秋猿枕上聞。
* 關于鸞衣的詩詞 描寫鸞衣的詩詞 帶有鸞衣的詩詞 包含鸞衣的古詩詞(5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