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鸞朝的詩詞(664首)
541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542
《書郭熙橫卷》 宋·蘇轍
鳳閣鸞臺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舍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發垂冠纓。
544
《上左馮陳使君》 宋·魏野
祖德相門闌,分符眾比難。
憂民如有病,見客似無官。
地鎮三秦重,衙當二華寒。
道心經仗鉞,詩性鄙登壇。
545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宋·楊億
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
郎官起草歸華省,女史焚香伴直廬。
出守新恩龜顧印,趨朝舊路雉隨車。
便分符竹從鸞掖,應有壺漿待隼旟。
547
《君馬黃》 宋·張舜民
君馬良,乘乘黃。
仆臣御,守法度。
乍可三驅失前禽,不可一朝為詭遇。
假使四牡,項領無害。
549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550
《夢仙謠》 宋·劉子翚
鵝子峰前波色清,劉郎看山無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夢體飛如葉輕。
云中不識朝天路,雙童導我凌空去。
側身度巖隈,盤盤復回回。
551
《次韻林吉甫游天宮》 宋·劉子翚
聞說星郎隱翠峰,鵷鸞回首大明宮。
倦游壯歲拋朝紱,歸夢清江憶釣筒。
賢圣相期黃卷裹,是非都付濁醪中。
更聞蓮社多幽侶,我欲時來問苦空。
554
《北師駐皋亭山》 宋·汪元量
錢塘江上雨初乾,風入端門陣陣酸。
萬馬亂嘶臨警蹕,三官垂淚濕鈴鸞。
童兒空想追徐福,癘鬼終朝滅賀蘭。
苦議和親休練卒,嬋娟剩遣嫁呼韓。
555
《燕歌行》 宋·汪元量
北風刮地愁云彤,草木爛死黃塵蒙。
撾鞞伐鼓聲咚咚,金鞍鐵馬搖玲瓏。
將軍浩氣吞長虹,幽并健兒膽力雄。
戰車軋軋馳先鋒,甲戈相撥聲摩空。
556
《沈楊輔隱軒詩》 宋·王之道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557
《轉調二郎神/二郎神》 宋·張孝祥
悶來無那,暗數盡、殘更不寐。
念楚館香車,吳溪蘭棹,多少愁云恨水。
陣陣回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
想靜擁孤衾,頻挑寒灺,數行珠淚。
559
《青玉案·華裾玉轡青絲鞚》 宋·張元干
華裾玉轡青絲鞚。
記年少、金吾從。
花底朝回珠翠擁。
曉鐘初斷,宿酲猶帶,綠鎖窗中夢。
天涯相遇鞭鸞鳳。
老去堂成更情重。
月轉檐牙云繞棟。
涼吹香霧,酒迷歌扇,春筍傳杯送。
560
《次韻常子正》 宋·朱翌
骨鯁當朝跡未塵,但知謀國不謀身。
試看犀角龜文表,真是鸞臺鳳閣人。
短別可堪馳夢驛,小詩聊為寫情親。
雪山滿眼寒潮急,憑伏歸鴻一問津。
* 關于鸞朝的詩詞 描寫鸞朝的詩詞 帶有鸞朝的詩詞 包含鸞朝的古詩詞(6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