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鸞臺鏡的詩詞(105首)
83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84
《翠羽辭》 宋·梅堯臣
秦女乘鸞遺翠羽,落在人間與風舞。
風休不歸誰作主,此郎拾取裝金縷。
郎家主婦愛且憐,系向裙腰同出處。
朝來鄰里偶經過,方朔鄒枚爭欲睹。
85
《木蘭花慢 題闕》 元·白樸
快人生行樂,卷江海、人瑤觴。
對滿眼韶華,東城南陌,日日尋芳。
吟鞭緩隨驕馬,?春風、指點杏花墻。
時聽鸞啼宛轉,幾回蝶夢悠揚。
86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明·楊基
嘗讀李義山《無題》詩,愛其音調清婉,雖極其秾麗,然
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風雨,讀而悲之,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離思兩夷猶。
88
《云仙引》 宋·馮偉壽
紫鳳臺高,紅鸞鏡里,馡馡幾度秋馨。
黃金重,綠云輕。
丹砂鬢邊滴粟,翠葉玲瓏煙剪成。
含笑出簾,月香滿袖,天霧縈身。
89
《樂語》 宋·王義山
慈元宮殿五云開。
壽獻九霞杯。
步隨王母共徘徊。
仙子下瑤臺。
紅袖引翻鸞鏡媚,婆娑雪□風回。
繁弦脆管莫相催。
齊唱柘枝來。
92
《天馬行應制作》 元·周伯琦
飛龍在天今十祀,重譯來庭無遠邇。
川珍岳貢皆貞符,神駒躍出西洼水。
拂郎蕞爾不敢留,使行四載數萬里。
乘輿清暑灤河宮,宰臣奏進閶闔里。
93
《落花八首》 明·申時行
銅臺金谷總堪傷,昔日繁華已就荒。
香入燕泥添舊壘,影歸鸞鏡作殘妝。
簾櫳飛絮隨春老,庭院游絲共日長。
聞說仙葩能不謝,誰從海外覓奇方。
¤
96
《題騕褭圖》 宋·秦觀
雙瞳夾鏡權協月,尾鬣蕭森澤於發。
鞍銜不施韁復脫,旁無馭著氣騰越。
地如砥平丘隴滅,天寒日暮抱饑渴。
驤首號鳴思一發,超軼絕塵人恍忽。
98
《同鄭禹功登巾子山》 宋·曾幾
天臺雁蕩天下奇,豈不欲往官縛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癡。
今晨排遣簿書了,往赴鄭老同幽期。
羊腸轉盡得蘭若,飛鳥不到云雨垂。
99
《夢仙謠》 宋·劉子翚
鵝子峰前波色清,劉郎看山無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夢體飛如葉輕。
云中不識朝天路,雙童導我凌空去。
側身度巖隈,盤盤復回回。
100
《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明·劉基
先生清如玉壺冰,神閑志一精粹凝。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沖虛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無能。
火烏入海陰液升,鶉蛇受約不敢騰。
* 關于鸞臺鏡的詩詞 描寫鸞臺鏡的詩詞 帶有鸞臺鏡的詩詞 包含鸞臺鏡的古詩詞(1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