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鴟鸮的詩詞(44首)

    21 《安慶府第十三》 宋·文天祥

    岸轉異江湖,江水流城郭,鴟鸮志意滿,山鬼獨一腳。

    22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七》 元·王冕

    蠻觸雜奔競,蠅蚋紛爭喧。
    鸞鳳巢枳棘,鴟鸮集瑯軒。
    風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壯士萬里懷,肯謝漂母餐。
    古來王佐才,多在耕釣間。

    23 《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 宋·劉克莊

    丙午遭逢瑟改調,先皇記憶忝弓招。
    明揚雖曰由師錫,密啟端因侍燕朝。
    早識武侯比龍鳳,晚為公旦序鴟鸮
    吾貧豈是無難酒,恨不攜將柏下澆。

    24 《感興(五首)》 明·劉基

    將軍意氣薄丹霄,欲把孤航截海潮。
    蘇武節來無忌死,岑彭營惡子陽驕。
    鴟鸮詩奏忠誰白,松柏歌成恨豈銷。
    悵望天涯一灑淚,鯨鯢罔象雜三苗。
    ¤

    25 《見蛛絲戲作》 宋·李流謙

    一絲架空居,巧若出杼機。
    彌綸不知勞,終日周遭馳。
    相彼造為艱,中有鴟鸮詩。
    豈獨考其室,為罝陷群飛。

    26 《用前韻寄明叔》 宋·趙蕃

    須白底用悲,我十君二五。
    亦莫問此身,寒暑堪幾數。
    別君春已夏,往往疏勞苦。
    況說買江天,重聽誦詩許。

    27 《行歌四首》 宋·周文璞

    春霏霏兮秋靡靡,嘆息賞音人已死。
    堪嗟玉雪綴空條,可奈芳蕤逐流水。
    融怡艷冶恨欲銷,世間風雨何寂寥。
    有誰肯為吹葬簫,往和蟋蟀諧鴟鸮

    28 《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宋·程公許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
    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
    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29 《馀姚江上夜看殘雪》 宋·蘇泂

    星斗夜迢迢,江空一棹搖。
    亂山詩態活,殘雪醉魂消。
    已作無懷氏,長思有道朝。
    周公夢不見,篷底聽鴟鸮

    30 《鳳凰臺》 宋·胡仲弓

    臺上梧桐失舊栽,荒丘寂寂掩蒿萊。
    鳳凰一去不復返,引得鴟鸮向此來。

    31 《上陵》 宋·趙文

    上古陵,古陵無可上。
    苔雨繡澀,草煙棲愴。
    鴟鸮鳴荒林,狐貍穴空壙。
    豐碑去梁何處津,堲周作灶誰家煬。
    不如東鄰一抔土,樵牧侵陵白官府。

    32 《荒園》 明·袁凱

    莽莽荒園,陰陰霧霾。
    剃以灌木,帶以蒿萊。
    鼷鼠踸踔,鴟鸮嘯哀。
    中有一士,憔悴形海三世不顯,終身無媒。

    33 《中興更化詩》 宋·劉黻

    東南天一隅,誰起銅駝思。
    雁蕩山之臞,匕飯悲黍離。
    矯首中興期,儒負昌四維。
    陰霾苦凝沍,光景幾逶遲。

    34 《呈鳳嶺》 宋·陳巖

    彩鳳飛來以瑞呈,飄飄五色錦衣明。
    懸知不入鴟鸮伴,要向朝陽效一鳴。

    35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蛇鼠必夜出,鴟鸮以暗鳴。
    有時亦不然,白晝或縱橫。
    風俗昔忠厚,文物當承平。
    一夫負微惹,不逃清議評。

    36 《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宋·方回

    五男三女兒,僥幸肖吾祖。
    賢愚掛懷抱,笑陶敢效杜。
    長男近寄書,長女化為土。
    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37 《西齋不寐三首》 宋·方回

    午醉稍就寢,甜夢何翩翩。
    晚醒漱茗飲,終夕斯無眠。
    初數一二鼓,乃至三四遷。
    草根沸蟋蟀,鴟鸮號樹顛。

    38 《早發韶州》 唐·宋之問

    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
    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
    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
    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

    39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40 《有鳥二十章(庚寅)》 唐·元稹

    有鳥有鳥名老鴟,鴟張貪很老不衰。
    似鷹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飛。
    朝偷暮竊恣昏飽,后顧前瞻高樹枝。

    * 關于鴟鸮的詩詞 描寫鴟鸮的詩詞 帶有鴟鸮的詩詞 包含鴟鸮的古詩詞(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