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鳴高的詩詞(2215首)
621
《登天臺寺》 唐·杜荀鶴
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622
《登天臺寺》 唐·杜荀鶴
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623
《題開元寺門閣》 唐·杜荀鶴
一登高閣眺清秋,滿目風光盡勝游。
何處畫橈尋綠水,幾家鳴笛咽紅樓。
云山已老應長在,歲月如波只暗流。
唯有禪居離塵俗,了無榮辱掛心頭。
624
《曉感》 唐·褚載
曉鼓冬冬星漢微,佩金鳴玉斗光輝。
出門各自爭岐路,至老何人免是非。
大道不應由曲取,浮生還要略知機。
故園華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625
《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627
《綏州作》 唐·韋莊
雕陰無樹水難流,雉堞連云古帝州。
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蔡琰歸時鬢已秋。
一曲單于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鉤。
628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630
《商山贈隱者》 唐·黃滔
誰不相逢話息機,九重城里自依依。
蓬萊水淺有人說,商洛山高無客歸。
數只珍禽寒月在,千株古木熱時稀。
西窗昨夜鳴蛩盡,知夢芝翁起扣扉。
631
《贈鄭明府》 唐·黃滔
庭羅衙吏眼看山,真恐風流是謫仙。
垂柳五株春婭姹,鳴琴一弄水潺湲。
援毫斷獄登殊考,駐樂題詩得出聯。
莫起陶潛折腰嘆,才高位下始稱賢。
632
《憶潼關早行》 唐·徐夤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濁河泥。
故山遠處高飛雁,去馬鳴時先早雞。
關柳不知誰氏種,岳碑猶見圣君題。
芻蕘十軸僮三尺,豈謂青云便有梯。
633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 唐·徐夤
路上長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源。
依稀日下分天闕,隱映云邊是國門。
錦袖臂鷹河北客,青桑鳴雉渭南村。
高風九萬程途近,與報滄洲欲化鯤。
636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637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638
《早朝》 唐·馮延巳
銅壺滴漏初晝,高閣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
階前御柳搖綠,仗下宮花散紅。
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踏舞重拜,圣壽南山永同。
639
《新秋有感》 唐·李中
門巷涼秋至,高梧一葉驚。
漸添衾簟爽,頓覺夢魂清。
暗促蓮開艷,乍催蟬發聲。
雨降炎氣減,竹引冷煙生。
640
《句》 唐·劉昭禹
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
(見《紀事》)
危樓聊側耳,高柳又鳴蟬。
(《秋日登樓》,
* 關于鳴高的詩詞 描寫鳴高的詩詞 帶有鳴高的詩詞 包含鳴高的古詩詞(2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