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鳴高的詩詞(2215首)

    541 《荻塘西莊贈房元垂》 唐·張光朝

    門在荻塘西,塘高何聯聯。
    往昔分地利,遠近無閑田。
    水國信污下,霖霪即成川。
    苗稼盡淹沒,茲鄉獨豐年。

    542 《聞云中唳鶴》 唐·章孝標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暫聞。
    翩翩縈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鶯何待,鳴岐鳳欲群。
    九皋寧足道,此去透絪缊。

    543 《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 唐·張祜

    孤城高柳曉鳴鴉,風簾半鉤清露華。
    九峰聚翠宿危檻,一夜孤光懸冷沙。
    出岸遠暉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
    杜陵歸去春應早,莫厭青山謝脁家。

    544 《華清宮和杜舍人》 唐·張祜

    五十年天子,離宮舊粉墻。
    登封時正泰,御宇日初長。
    上位先名實,中興事憲章。
    舉戎輕甲胄,馀地取河湟。

    545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546 《陪王尚書泛舟蓮池》 唐·許渾

    蓮塘移畫舸,泛泛日華清。
    水暖魚頻躍,煙秋雁早鳴。
    舞疑回雪態,歌轉遏云聲。
    客散山公醉,風高月滿城。

    547 《洛中游眺貽同志》 唐·許渾

    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
    樓勢排高鳳,橋形架斷虹。
    遠山晴帶雪,寒水晚多風。
    幾日還攜手,鳥鳴花滿宮。

    548 《贈柳璟、馮陶二校書》 唐·許渾

    霄漢兩飛鳴,喧喧動禁城。
    桂堂同日盛,蕓閣間年榮。
    香掩蕙蘭氣,韻高鸞鶴聲。
    應憐茂陵客,未有子虛名。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549 《秋霽潼關驛亭》 唐·許渾

    霽色明高巘,關河獨望遙。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鳥散綠蘿靜,蟬鳴紅樹凋。
    何言此時節,去去任蓬飄。

    550 《留題李侍御書齋》 唐·許渾

    昔話平生志,高齋曾見留。
    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難酬。
    獨立千峰曉,頻來一葉秋。
    雞鳴應有處,不覺淚空流。

    551 《秋夜棹舟訪李隱君》 唐·許渾

    望月憶披襟,長溪柳半陰。
    高齋初釀酒,孤棹遠攜琴。
    犬吠秋山迥,雞鳴曉樹深。
    開門更欹枕,誰識野人心。

    552 《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沉 通:沈)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寫景吊古傷今

    553 《南陽道中》 唐·許渾

    月斜孤館傍村行,野店高低帶古城。
    籬上曉花齋后落,井邊秋葉社前生。
    饑烏索哺隨雛叫,乳牸慵歸望犢鳴。
    荒草連天風動地,不知誰學武侯耕。

    554 《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 唐·許渾

    一缽事南宗,僧儀稱病容。
    曹溪花里別,蕭寺竹前逢。
    燭影深寒殿,經聲徹曙鐘。
    欲齋檐睡鴿,初定壁吟蛩。

    555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唐·李商隱

    照席瓊枝秀,當年紫綬榮。
    班資古直閣,勛伐舊西京。
    在昔王綱紊,因誰國步清。
    如無一戰霸,安有大橫庚。

    556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 唐·李商隱

    大鎮初更帥,嘉賓素見邀。
    使車無遠近,歸路更煙霄。
    穩放驊騮步,高安翡翠巢。
    御風知有在,去國肯無聊。

    557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558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唐·李商隱

    帝作黃金闕,仙開白玉京。
    有人扶太極,惟岳降元精。
    耿賈官勛大,荀陳地望清。
    旂常懸祖德,甲令著嘉聲。

    559 《井泥四十韻》 唐·李商隱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齋。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
    到水不數尺,積共庭樹齊。

    560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唐·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 關于鳴高的詩詞 描寫鳴高的詩詞 帶有鳴高的詩詞 包含鳴高的古詩詞(22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