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鳴人的詩詞(4862首)
961
《憶游天臺寄道流》 唐·張佐
憶昨天臺到赤城,幾朝仙籟耳中生。
云龍出水風聲急,海鶴鳴皋日色清。
石筍半山移步險,桂花當澗拂衣輕。
今來盡是人間夢,劉阮茫茫何處行。
962
《雪夜觀象闕待漏》 唐·張少博
殘雪初晴后,鳴珂奉闕庭。
九門傳曉漏,五夜候晨扃。
北斗橫斜漢,東方落曙星。
煙氛初動色,簪珮未分形。
雪重猶垂白,山遙不辨青。
雞人更唱處,偏入此時聽。
963
《送遼陽使還軍》 唐·李益
征人歌且行,北上遼陽城。
二月戎馬息,悠悠邊草生。
青山出塞斷,代地入云平。
昔者匈奴戰,多聞殺漢兵。
平生報國憤,日夜角弓鳴。
勉君萬里去,勿使虜塵驚。
964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 唐·李益
昔降英王顧,屏身幽巖曲。
靈波結繁笳,爽籟赴鳴玉。
運轉春華至,歲來山草綠。
青松掩落暉,白云竟空谷。
伊人撫遺嘆,惻惻芳又縟。
云誰斅美香,分毫寄明牧。
965
《瘦馬行》 唐·李端
城傍牧馬驅未過,一馬徘徊起還臥。
眼中有淚皮有瘡,骨毛焦瘦令人傷。
朝朝放在兒童手,誰覺舉頭看故鄉。
968
《題元注林園》 唐·李端
謝家門館似山林,碧石青苔滿樹陰。
乳鵲眄巢花巷靜,鳴鳩鼓翼竹園深。
桔槔轉水兼通藥,方丈留僧共聽琴。
獨有野人箕踞慣,過君始得一長吟。
969
《野寺病居喜盧綸見訪》 唐·李端
青青麥壟白云陰,古寺無人新草深。
乳燕拾泥依古井,鳴鳩拂羽歷花林。
千年駁蘚明山履,萬尺垂蘿入水心。
一臥漳濱今欲老,誰知才子忽相尋。
970
《山中寄苗員外》 唐·李端
鳥鳴花發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時。
既近淺流安筆硯,還因平石布蓍龜。
千尋楚水橫琴望。
萬里秦城帶酒思。
聞說潘安方寓直,與君相見漸難期。
971
《樂游園望月》 唐·楊憑
炎靈全盛地,明月半秋時。
今古人同望,盈虧節暗移。
彩凝雙月迥,輪度八川遲。
共惜鳴珂去,金波送酒卮。
973
《送張弋》 唐·司空曙
擁棹江天曠,蒼然下郢城。
冰霜葭菼變,云澤鷓鴣鳴。
酒倦臨流醉,人逢置榻迎。
嘗聞藉東觀,不獨魯諸生。
975
《送皇甫冉往白田》 唐·崔峒
江邊盡日雉鳴飛,君向白田何日歸。
楚地蒹葭連海迥,隋朝楊柳映堤稀。
津樓故市無行客,山館空庭閉落暉。
試問疲人與征戰,使君雙淚定沾衣。
977
《采桑》 唐·王建
鳥鳴桑葉間,綠條復柔柔。
攀看去手近,放下長長鉤。
黃花蓋野田,白馬少年游。
所念豈回顧,良人在高樓。
978
《涼州行》 唐·王建
涼州四邊沙皓皓,漢家無人開舊道。
邊頭州縣盡胡兵,將軍別筑防秋城。
萬里人家皆已沒,年年旌節發西京。
979
《溫泉宮行》 唐·王建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
宮前內里湯各別,每個白玉芙蓉開。
朝元閣向山上起,城繞青山龍暖水。
980
《戴勝詞》 唐·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
聲聲催我急種谷,人家向田不歸宿。
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 關于鳴人的詩詞 描寫鳴人的詩詞 帶有鳴人的詩詞 包含鳴人的古詩詞(48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