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鵷鸞的詩詞(34首)

    1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虛蓋取司馬子微不受外》 宋·沈與求

    幻境如群狙,喜怒眩名實。
    憐渠千劫迷,墮此一念失。
    世路波濤翻,時事風雨疾。
    胡為隨物遷,坐此方寸窒。

    2 《寄懷》 宋·種放

    予生背時性孤僻,自信已道輕浮名。
    中途失計被簪紱,目睹榮辱心潛驚。
    雖從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蠅微有聲。
    清風滿壑石田在,終謝吾君甘退耕。

    3 《送范景仁游洛中》 宋·蘇軾

    小人真暗事,閑退豈公難。
    道大吾何病,言深聽者寒。
    憂時雖早白,駐世有還丹。
    得酒相逢樂,無心所遇安。

    4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 宋·蘇軾

    袗絺方暑亦堪朝,歲晚凄風憶皁貂。
    共喜鵷鸞歸禁篽,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驥初遭絡,我似枯桑不受條。
    強鑷霜須簪彩勝,蒼顏得灑尚能韶。

    5 《見和仇池》 宋·蘇軾

    上窮非想亦非非,下與風輪共一癡。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還朝暫接鵷鸞翼,謝病行收麋鹿姿。
    記取和詩三益友,他年弭節過仇池。

    6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君雖為我此遲留,別後凄涼我已憂。
    不見便同千里遠,退歸終作十年游。
    恨無揚子一區宅,懶臥元龍百尺樓。
    聞道鵷鸞滿臺閣,綱羅應不到沙鷗。

    7 《春日雜興十首》 宋·秦觀

    藝籍燔祖龍,斯文就淪喪。
    帝矜黔首愚,諸巂出相望。
    揚馬操宏綱,韓柳激頹浪。
    建安妙謳吟,風概亦超放。

    8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 宋·陸游

    黃紙東來墨未乾,孤臣恩許掛朝冠。
    小兒扶出迎門拜,鄰舍相呼擁路觀。
    白首奉身歸畎畝,清霄無夢接鵷鸞
    從今剩把花前酒,憂患都空量自寬。

    9 《得京書或怪久不通問》 宋·陸游

    慣向江湖鎩羽翰,云霄那敢接鵷鸞
    百年未必如炊久,萬事真須作夢看。
    白首據鞍慚俠氣,清燈顧影嘆儒酸。
    手遮西日成何味,還我平生舊釣竿。

    10 《送李伯珍主管西歸》 宋·楊萬里

    淡墨題名冠子衿,一星州縣嘆游沉。
    向來寄我南樓賦,不減古人東武吟。
    幾閣文書聊韞玉,蘭臺筆札即紬金。
    李家兄弟鵷鸞侶,一日雙飛入上林。

    * 關于鵷鸞的詩詞 描寫鵷鸞的詩詞 帶有鵷鸞的詩詞 包含鵷鸞的古詩詞(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