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鰲釣的詩詞(167首)

    1 《贈何山人》 宋·馮時行

    又聞科詔下諸州,舉袂成帷盡俊游。
    汝去為吾推甲乙,千人誰是釣鰲釣

    2 《送道成禪者》 宋·釋重顯

    曹溪流,非止水。
    一點忽來,千波自起。
    直須釣鰲釣鯨,莫問得皮得髓。
    君不見石頭有言兮,圣不慕他,靈不在己。
    成禪成禪,誰家之子。

    3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 唐·元稹

    再拜捧兄贈,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臨別將具論。
    十歲慕倜儻,愛白不愛昏。
    寧愛寒切烈,不愛旸溫暾。

    4 《用談笑青油幕為韻賀吳叔永制機》 宋·李曾伯

    動業登天難,易者付嬉笑。
    公駕鹍鵬風,來把鯨鰲釣
    自比小管樂,致主在周召。
    此突豈待黔,早晚有明詔。

    5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6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借家傳帝綱絲,下公子仙鰲釣
    捩轉衲僧鼻頭,撩撥諸方一笑。
    鯤化鵬飛總未知,推蓬對月平分破。
    卻請維那,楊帆鼓棹。

    7 《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釣磯》 唐·陸龜蒙

    揀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沒。
    坡阤坐鰲背,散漫垂龍發。
    持竿從掩霧,置酒復待月。
    即此放神情,何勞適吳越。

    8 《念奴嬌(釣鰲臺用東坡赤璧韻·臺在亭頭海濱)》 宋·陳紀

    憑高眺遠,見凄涼海國,高秋云物。
    島嶼沈洋萍幾點,漠漠天垂四壁。
    粟粒太虛,蜉蝣天地,懷抱皆冰雪。
    清風明月,坐中看我三杰。

    9 《蘆葦江八詠·后江釣月》 宋·羅仲舒

    先將補袞線,綰作釣鰲絲。
    投向蒼江月,經綸小試之。

    10 《題子陵釣臺》 宋·孫沔

    舊交為帝不能邀,百尺雙臺照暮濤。
    逸跡已將山共永,清名仍與月爭高。
    魯連解難終辭祿,龍伯持傾只釣鰲。
    列傳古碑言未盡,一灘風竹自蕭騷。

    11 《釣鼇亭》 宋·趙傑之

    天地分來萬古多,鰲魚背穩駕山河。
    亭前見說高人釣,池上那聞漁父歌。
    四面青峰環秀色,一灣綠水漾清波。
    誰能掣斷黃金縈,終日持竿怎奈何。

    12 《題丁掾釣雪圖》 宋·曹勛

    連鰲妙手艤前灣,蓑笠琴書得自安。
    更待一輪清月上,靜看千頃玉光寒。

    13 《題郭季寬曉耕宿釣二圖》 宋·楊冠卿

    羊裘晦山澤,貂蟬等鴻毛。
    直鉤道可行,一釣聯六鰲。

    14 《陳武帝釣臺》 宋·周弼

    路才容馬盡荒茅,誰識仙人舊釣鰲。
    流水不隨船影斷,亂山猶帶彈痕高。
    春煙粉黑重生葑,暮雨灰紅半拆桃。
    今日故宮何處問,東風應長對江濤。

    15 《題山居十絕·跨鰲》 宋·胡仲弓

    驚濤日夜戰喧{尷監換豕},危甚瞿塘滟澦堆。
    穩把一竿臨碧水,三神山上釣鰲來。

    16 《釣鰲臺》 宋·仇遠

    俯瞰秦淮水,前瞻魯泮宮。
    明知倚闌者,不是釣魚翁。
    古石稜稜長,春潮脈脈通。
    狀元真宰相,千古一吳公。

    17 《釣鰲行》 宋·華岳

    北風浩蕩滄溟闊,千萬軍聲夜潮聒。
    翻空濁浪鼓雷霆,舟子停蘭面如血。
    龍門有客何猙獰,弩目張膽殊不驚。
    桅檣破浪裂洋島,直欲下舉空蛟鯨。

    18 《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釣鰲》 宋·陳文蔚

    自來名教屬吾曹,立極何須說斷鰲。
    聊把經綸寄魚釣,豈無裴楷試仙濤。

    19 《蓬維那號鰲山求語》 宋·釋紹曇

    制斷任公子釣輪,波騰岳立幾千尋。
    曾郎夢覺方驚險,撒手懸崖死卻心。

    20 《神鰲》 宋·舒岳祥

    清聲端是磬浮泗,黑質渾然玉剖荊。
    應是任公垂釣得,靈鰲入手出滄瀛。

    * 關于鰲釣的詩詞 描寫鰲釣的詩詞 帶有鰲釣的詩詞 包含鰲釣的古詩詞(1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