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鰲背的詩詞(113首)

    81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82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唐·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為吏役牽,十祀空悁勞。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
    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83 《游仙》 唐·王貞白

    我家三島上,洞戶眺波濤。
    醉背云屏臥,誰知海日高。
    露香紅玉樹,風綻碧蟠桃。
    悔與仙子別,思歸夢釣鰲。

    84 《懷軒轅先生》 唐·齊己

    不得先生信,空懷汗漫秋。
    月華離鶴背,日影上鰲頭。
    欲學孤云去,其如重骨留。
    槎程在何處,人世屢荒丘。

    85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唐·陸龜蒙

    洪范分九疇,轉成天下規。
    河圖孕八卦,煥作玄中奇。
    先開否臧源,次筑經緯基。
    粵若魯圣出,正當周德衰。

    8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87 《金人捧露盤》 宋·晁端禮

    天錫禹圭堯瑞,君王受厘,未央宮殿。
    三五慶元宵,掃春寒、花外蕙鳳輕扇。
    龍闕前瞻,鳳樓背聳,中有鰲峰見。
    漸紫宙、星河晚。

    仕途諷刺憤懣

    88 《涌金亭示同游諸君》 金朝·元好問

    太行元氣老不死,上與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鰲昂頭西入海,突兀已過余坡陀。
    我從汾晉來,山之面目腹背皆經過。
    濟源盤谷非不佳,煙景獨覺蘇門多。

    秋天勵志感慨人生

    89 《到石梁觀瀑布》 清·袁枚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臺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

    春游寫景感嘆時光

    90 《大鵬賦·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
    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

    志向

    91 《滄浪翁泛海》 明·朱元璋

    海天漠漠際無窮,巨艦檣高挾兩龍。
    帆飽已知風力勁,舵寬方覺水情雄。
    鰲魚背上翻飛浪,蛟蜃鬐頭觸見虹。
    何日定將歸泊處,也應系纜水晶宮。

    婉約寫景感嘆

    92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93 《句》 宋·陳博古

    門外海濤奔鐵騎,檻前山背擁金鰲。

    94 《全州南城》 宋·馮岵

    全州城南何壯觀,石崖為趾江為濠。
    凌落渡江騎馬去,空蒙瘴霧漫綈袍,邐迤過灘水,小艇浮桐槽。
    半渡急雨雪,舟師失飛篙。

    95 《題石{上鞏下石}》 宋·黃希

    誰賦阿房未霽虹,只夸復道峭凌空。
    那知海石驅來處,都在巖花晏坐中。
    鯨背遠沖千嶂雨,鰲頭高占一天風。
    漫郎更有中興頌,倩把蒼崖仔細礱。

    96 《題文丞相吟嘯集》 宋·李謹思

    南人不識兩膝貴,曲折百態卑且勞。
    斯人護膝不護頭,故以頸血沾君刀。
    蟠胸孤憤擘不碎,殺氣千丈纏旌旄。
    援桴親鼓盡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97 《釣鼇亭》 宋·趙傑之

    天地分來萬古多,鰲魚背穩駕山河。
    亭前見說高人釣,池上那聞漁父歌。
    四面青峰環秀色,一灣綠水漾清波。
    誰能掣斷黃金縈,終日持竿怎奈何。

    98 《況秀閣二首》 宋·朱昱

    客槎飛過小金山,畫棟參差杳靄間。
    隱踏鰲頭歸月府,側騎龍背出塵寰。
    秋生弱水煙霞冷,春至蓬壺日月閒。
    遙望嚴陵釣魚處,十分全似落星灣。

    9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00 《次韻孫職方蒼梧山》 宋·蘇軾

    蒼梧奇事豈虛傳,荒怪還須問子年。
    遠托鰲頭轉滄海,來依鵬背負青天。
    或云靈境歸賢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聞道新春恣游覽,羨君平地作飛仙。

    * 關于鰲背的詩詞 描寫鰲背的詩詞 帶有鰲背的詩詞 包含鰲背的古詩詞(1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