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魯公的詩詞(64首)

    21 《游峴山觀顏魯公窪樽呈谹父》 宋·李處權

    人物如公亦偉哉,窪樽寂寞峴山隈。
    似聞著履凌風出,不見拿舟弄月回。
    往事只應君可記,幽期孰謂我能開。
    留詩更約荷花語,莫惜障泥走馬來。

    22 《題顏魯公懷忠堂》 宋·袁說友

    羽化仙家久,祠嚴霅水東。
    一身終許國,千載獨懷忠。
    徙倚豐碑舊,瞻依古像雄。
    堂堂祭如在,從祀有坡公。

    23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 唐·盧綸

    挺赟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
    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
    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24 《同顏魯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 唐·皎然

    維舟若許暫從容,送過重江不厭重。
    霜簡別來今始見,雪山歸去又難逢。

    25 《朝中措(為文倅元益壽·元益,陳魯公之婿)》 宋·管鑒

    十年班綴近彤庭。
    一笑下霓旌。
    好是平分風月,新秋特地涼生。
    華堂燕喜,流霞觴滿,彩戲衣輕。
    要識他年榮貴,從來玉潤冰清。

    26 《讀顏魯公碑》 宋·李行中

    平生肝膽衛長城,至死圖回色不驚。
    世俗不知忠義大,百年空有好書名。

    27 《過張魯公祠》 明·吳世忠

    遺廟荒涼古木稠,孤忠千載思悠悠。
    頻摧北虜三千士,獨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澤,屯云劍戟枕長流。
    當年玉輦西還日,勛業誰將汗簡收。

    28 《肅簡魯公挽詞四首》 宋·宋祁

    拂世謨謀盛,端朝載采熙。
    上前推汲直,天下詠曹隨。
    密啟多焚草,加餐饜嗜葵。
    不圖霜露疾,奄忽喪元龜。

    29 《肅簡魯公挽詞四首》 宋·宋祁

    憂國神無愛,呼醫體浸臞。
    人憂一臺坼,帝遺兩騶扶。
    臨視回襄御,遺言入舜謨。
    七兵榮贈冊,沉礎賁龜趺。

    30 《肅簡魯公挽詞四首》 宋·宋祁

    密勿千齡旦,生平三命恭。
    承家男得鳳,擇婿女乘龍。

    31 《雜詠一百首·顏魯公》 宋·劉克莊

    鬼質內持衡,胡雛外握兵。
    一朝臨白刃,乞米老儒生。

    32 《故致政敷文少卿魯公挽詞》 宋·韓元吉

    左學摛文藹儁聲,青云接武二難兄。
    主知自紀宜三院,使節更持僅九卿。
    庭下芝蘭方競秀,舍南桃李已成陰。
    掛冠不待甘泉橐,愁絕高門淚滿纓。

    33 《顏魯公畫像》 宋·朱翌

    結芻續體祭中丞,鬼質何為苦見嗔。
    千五百年如烈日,二十四州惟一人。
    朝衣視坎趨前死,羽服行山即此身。
    賴有區區張孝舉,直言驚倒漢廷臣。

    34 《曹通直以顏魯公墨跡題辭乞詩刊石》 宋·韓維

    臨池余事得忠臣,白刃林中不動身。
    見義舍生安為己,懷諼保位獨何人。
    英名在世長如日,遺像于今凜若神。
    一覽精誠方自失,羞將累句刻蒼珉。

    35 《送魯公卷之汶陽》 宋·吳則禮

    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
    華轂不可停,奈此長相思。
    雁影正疾逝,馬鳴一何悲。
    歸期無淹留,黃花殊未衰。

    36 《題鳳林園圖寄魯公卷》 宋·吳則禮

    老分符竹發疏疏,手把南徐一紙書。
    端恨相望隔函谷,故應時展鳳林圖。

    37 《挽史魯公》 宋·李曾伯

    自出權衡下,當從履屐間。
    舊游今歷落,往事幾危艱。
    紀德哀辭痛,酬知老淚潸。
    哲人今已矣,魂夢繞鄞山。

    38 《顏魯公》 宋·衛宗武

    人之生也直,不直匪君子。
    一從平原歸,立朝更奇偉。
    挺挺盡孤忠,蹇蹇陳正義。
    安年忤元載,晚節遇盧杞。

    39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魯公碑》 宋·李覯

    他人工字書,美好若婦女。
    猗嗟顏太師,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遺碑,歲月亦已古。
    硬筆可破石,鐫者疑虛語。

    40 《題汪伯時家藏顏魯公書裴將軍帖》 宋·袁說友

    詩成一見英雄手,筆落能令風雨驚。
    萬古言言有余烈,從今詞翰豈虛名。

    * 關于魯公的詩詞 描寫魯公的詩詞 帶有魯公的詩詞 包含魯公的古詩詞(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