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魚牙的詩詞(221首)

    61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62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63 《洞簫賦》 兩漢·王褒

    原夫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嵚巋崎,倚巇迤,誠可悲乎其不安也。
    彌望儻莽,聯延曠蕩,又足樂乎其敞閑也。

    辭賦精選音樂

    6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65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66 《輕薄篇》 魏晉·張華

    末世多輕薄,驕代好浮華。
    志意既放逸,貲財亦豐奢。
    被服極纖麗,肴膳盡柔嘉。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綾羅。

    樂府敘事生活勸誡

    67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 宋·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
    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
    兒戲笑夫差。
    謾水犀強弩,一戰魚蝦。

    68 《青玉案(徐侍郎生辰)》 宋·楊無咎

    芝蘭桃李環圍著。
    擁和氣、浮簾幕。
    壽斝交飛爭滿酌。
    一聲珠B728,數敲牙板,應有梁塵落。
    腰金雖重何曾覺。
    更看懸魚上麟閣。
    不用祖洲尋靈藥。
    平時陰德,幾人今日,額手稱安樂。

    69 《行香子》 宋·沈瀛

    野叟長年。
    一室蕭然。
    都齊收、萬軸牙簽。
    只留三件,三教都全。

    祝賀登樓抒懷

    70 《水龍吟》 宋·劉克莊

    即令七十平頭,豈能久作人間客。
    左車牙落,半分臂小,幾莖須白。
    挾種樹書,舉障塵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71 《括江神子》 宋·林正大

    狂胡鞍馬自為家。
    遣宮娃。
    嫁胡沙。
    萬里風煙,行不見京華。

    寫景送別

    72 《滿江紅》 宋·侯置

    困頓春眠,無情思、夢魂飄泊。
    檐外雨、霏霏冉冉,乍晴還落。
    山黛四圍頻入眼,柳絲一縷低榮閣。
    念沈郎、多感更傷春,腰如削。

    73 《滿江紅》 宋·侯置

    困頓春眠,無情思、夢魂飄泊。
    檐外雨、霏霏冉冉,乍晴還落。
    山黛四圍頻入眼,柳絲一縷低榮閣。
    念沈郎、多感更傷春,腰如削。

    74 《圈虎行》 清·黃景仁

    都門歲首陳百技,魚龍怪獸罕不備;
    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初舁虎圈來廣場,傾城觀者如堵墻;
    四周立柵牽虎出,毛拳耳戢氣不揚。

    地方詠史懷古感慨

    75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76 《小石潭記》 唐·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初中文言文紀游寫景孤獨憂傷

    77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78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79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80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 關于魚牙的詩詞 描寫魚牙的詩詞 帶有魚牙的詩詞 包含魚牙的古詩詞(2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