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魚形的詩詞(360首)

    341 《庚子七月書事》 宋·陸文圭

    今年低初水生魚,去年高亢旱坼龜。
    陰陽似屬天公事,廟堂可是無個變。
    動分納粟令如火,老稚依然鵠形鋼。
    嗟汝命薄猶可惜,穹官巨室無兇年。

    342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缽盂盛世界,拄杖攪滄溟。
    魚龍俱削跡,佛祖也逃形。
    日午全機現,烏沉未出輪。
    秋高山月白,春至燒痕青。

    343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344 《苕霅歌》 宋·釋文珦

    昔聞兩溪水色異,苕清霅渾猶渭涇。
    又聞發源自天目,懸高墜峻如建瓴。
    日夜滾滾流不止,盡過白蘋紅蓼汀。
    流入太湖不復辨,挹之但聞魚鱉腥。

    345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4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形儀淡如,胸腹空虛。
    懶不學佛,鈍不知書,靜應諸緣而無外,默容萬像而有余。
    齊物而夢蝶,樂性而觀魚。
    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

    34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形骸槁如,林壑深居。
    衰發雪松白,閒情霜竹虛。
    智游空劫珠胎蚌,妙應因緣井覷驢。
    豹霧之虎,龍雷之魚。
    黃梅衣缽繩繩信,盧老心傳不識書。

    34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形衰柳蒲,心老江湖。
    魚潛波路靜,鶴夢月巢孤。
    不損色香三昧手,粉黏雙股理華須。

    349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宋·宋無

    霧氣沈坤極,濤聲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萬重屏。
    脈絡華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橫地戶,洞構壓同霆。

    350 《金陵府舍重建金山亭二首》 宋·蘇頌

    地出城隅辟故臺,斬茅刪竹受良材。
    春塘夢草成詩后,畫棟飛云式燕開。
    一境山形天際望,四時風物坐中來。
    府公經構民偕樂,魚鳥猶知喜躍回。

    351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352 《與丘程凌林四君同賦食河豚》 宋·蘇頌

    水族誠萬種,茲魚非眾儔。
    形龐而味異,名與畜豕侔。
    江南春風和,乘時泝江流。
    貪婪爾之能,腥臊固相投。

    353 《退士一首》 宋·蘇籀

    賢賢高哉古黔婁,獨辨真趣肩夷由。
    市朝慕誘吁競求,求仁丘壑良遠謀。
    白云抗志耕平疇,炎天葛制冬鹿裘。
    邂逅孤豚笑肥牛,撥刺廉魚脫金鉤。

    354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55 《章安鎮感事》 宋·孫應時

    越嶠東南窮,連山赴滄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諒遷改。
    前江渺萬頃,風雨魚龍匯。
    嗟哉地遠絕,仿佛形勢在。

    356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357 《病眼》 宋·王洋

    寄身雖閑念未除,敵念賴有前賢書。
    如何昏花接旬月,古史散落經耘鋤。
    我知稟賦分量淺,費出稍泰尋空虛。
    衣服飲食悉若此,耳目形體應相如。

    358 《和伯氏二首》 宋·王洋

    松竹窗邊拂簡書,芙蓉水伴戲龜魚。
    雁行千里時一往,蜂得一房聊共居。
    千二百年形骨健,三十六計米監疏。
    齒牙缺落無誤病,慚愧當年謝幼輿。

    359 《次韻蔡武子書懷》 宋·楊時

    放形鋤色恐成光,斲堊能令鼻不傷。
    自信放魚真得計,卻憐挾策亦亡羊。
    刃投有間多余地,語到無言輒自忘。
    擾擾世紛何足問,松窗終日獨彷徨。

    360 《前高涼推官陳漢臣惠佳什索俚編不可虛辱授之》 宋·曾豐

    太虛生氣氣生風,風又生聲詩在中。
    固是性情元具足,何當學問更加充。
    形容草木魚蟲意,雖妙猶為墮于藝。
    雅頌聲音召陰陽,圣賢道義包天地。
    句拙莫謝來章工,尚深自養細自融。
    和順積中鬼不見,英華發外天無功。

    * 關于魚形的詩詞 描寫魚形的詩詞 帶有魚形的詩詞 包含魚形的古詩詞(3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