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魔心的詩詞(232首)
81
《病》 當代·啟功
舊病重來,依樣葫蘆,地復天翻。
怪非觀珍寶,眼球震顫;未逢國色,魂魄拘攣。
鄭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虛衷聽一言?親愛的,你何時與我,永斷牽纏?"多蒙友好相憐,勸努力精心治一番。
只南行半里,首都醫院,縱無特效,姑且周旋。
83
《伏虎壇》 宋·胡融
顗公天人師,猛虎屢欲瞋。
形體掘槁木,鷙心化為仁。
猥廁龍象側,而作貓犬馴。
礪齒怖天魔,掉尾迎山君。
西伯困羑里,仲尼畏匡人。
人心害賢圣,寧與猛虎鄰。
85
《詩一首》 宋·賈公望
倏忽向六十,萍蓬無奈何。
丹心猶奮迅,白道分蹉跎。
正直士流少,傾邪朋類多。
陽光一銷鑠,不復見妖魔。
86
《雜述》 宋·林泳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羅浮夜半日,南極海中星。
觀心無別法,問夢有前人。
夜或長于夜,身還外此身。
87
《七言再詠》 宋·石元規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覺羽毛輕。
松軒悵望情何限,竹檻留連興愈清。
水草遠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細微英。
風來晝榻消殘暑,雨過秋蟬送晚聲。
89
《偈二首》 宋·釋元素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未開口時先分付,擬思量處隔千山。
莫言佛法無多子,未透玄關也大難。
90
《悟空塔》 宋·釋贊寧
浮圖蕭瑟入虛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傳馬祖心開佛印,識龍潛主示神通。
毫光委墜江樓月,道氣馨香海岸風。
此地化緣才始盡,更於何處動魔宮。
92
《送議公詳公詠》 明·張掞
峨峨日觀出云層,西麓靈庵寄佛乘。
金地闕人安大眾,玉京選士得高僧。
霜刀斷腕群魔伏,鈿軸存心奧義增。
顧我舊山泉石美,湔除諸晉賴賢能。
93
《寄劉易隱》 宋·章仙巖
著身塵世易遭魔,是是非非可奈何。
心地一生如日月,人情千變自風波。
但從正直天須見,到底關防事轉多。
所以古來真隱者,貂蟬不肯換漁蓑。
94
《鬢髭》 宋·趙庚夫
鬢髭漸漸長霜莖,老聽山中雀唳聲。
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幾日更多營。
自參梵夾機心息,專食藜羹胃氣清。
檢點依然魔障在,草堂釣艇未忘情。
95
《次秋出月上人韻》 宋·周暕
十指曾彈月下琴,已知太古有遺音。
三乘四諦無非道,萬法千門只此心。
得句何妨聞鼓□,□機不復有魔侵。
近來□□□□□,無奈□□三尺深。
96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97
《遣病》 明·等慈潤公
自家有病自家知,業力休將藥力施。
不向膏肓驅二豎,也無精氣守三尸。
心王并舍安閑法,魔眾皆成軌范師。
但是浮云生與滅,虛空那得去來時。
98
《夏日多病有懷夫婿》 明·李大純
幾欲為文袪病魔,其如愁極病增多。
暖風卻怪掀簾箔,涼月何心到芰荷。
只以一燈甘寂寞,故令雙鬢亂婆娑。
夢魂若報行人至,驚醒東鄰《子夜歌》。
99
《老鷂行》 明·沈一貫
相州浮圖滅素云,佛徒四散靈光分。
有狐綏綏窟其頂,據危布巧張魔軍。
公然出入索祭賽,移精屋底驚釵裙。
幾村月下卷眠席,驅桃鞭棘喧相聞。
* 關于魔心的詩詞 描寫魔心的詩詞 帶有魔心的詩詞 包含魔心的古詩詞(2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