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魂動的詩詞(408首)

    381 《何楷讀書堂》 明·張羽

    整棹泛澄湖,春物暢我懷。
    前登何山嶺,短策窮縈回。
    晉代有高人,結屋臨澗隈。
    至今讀書地,石磴不生苔。

    382 《梁節婦》 明·張羽

    赤城曉擁青絲騎,玉鏡愁鸞落紅淚。
    冰魂偷逐水仙歸,綺樓一夜靈犀碎。
    六曲闌空不礙春,羅帶盤風輕揚塵。
    池波不動夜光碧,青天影落桃花云。
    相思月照樓前水,離離芳樹流紅子。
    無情桃李亂中開,不學芙蓉抱霜死。

    383 《五丈原》 明·李東陽

    五丈原頭動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將星墮空化為土,煉石心勞竟何補。
    侯歸上天多舊伍,羽為前驅飛后拒。
    忠魂不逐降王車,長衛英孫朝烈祖。

    384 《題夏仲昭墨竹橫卷蓋陳緝熙先生故物也》 明·李東陽

    昆山夏老能筆耕,開云種玉看崢嶸。
    千條萬葉入霄漢,世間草木空有名。
    來持瑯玕叫閶闔,坐使燕石無光晶。
    北人貴竹如貴玉,直以高價酬丹青。

    385 《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 宋·孔武仲

    岳州西祠從古有,控帶洞庭湖之口。
    前對隱顯明滅之湘山,下接淵淪洶涌之長川。
    茫茫白沙連絕嶼,淡淡古木蟠蒼煙。
    昭靈王,左安流,

    386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387 《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宋·方回

    占易用九六,初爻變乾坤。
    時當退且慎,復命歸厥根。
    渾天日夜轉,中星異旦昏。
    北辰儼不動,帝居華蓋尊。

    388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89 《去姑蘇》 宋·方回

    雙臉殷紅捧玉尊,陽臺仿佛見動香魂。
    一生心道蘇州好,何事搖船出葑辯門。

    390 《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 宋·李復

    華林園中千金堤,銅龍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劉安臺,城郭周圍雜花開。
    流金寶劍為秦出,彩鷁羽觴浮洛來。
    著處祓除務是日,西關千人萬人出。

    391 《送解敞》 宋·李復

    昔惜結懽淺,今嗟傷別促。
    離懷動秋云,清霜落群木。
    窮山行路難,歲晚自驅轂。
    飛魂不可關,昨夜先到蜀。

    39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393 《俞秀才山風亭小飲》 宋·李覯

    炎炎千室熱如烘,亭壓山頭獨有風。
    雨意生獰云彩黑,秋容細碎樹枝紅。
    半天斜日歸心動,一面平川醉眼空。
    地是夢魂無所得,人間豈少翠微宮。

    394 《賡趙別駕天寧古檜韻》 宋·釋文珦

    檜龍奮頭角,百獸毋敢獰。
    居然護只園,老鬽魂魄驚。
    本要既深固,樛枝任縱橫。
    秋城風雨癡,或躍常夜鳴。

    395 《題聽松亭》 宋·釋文珦

    別駕公事閒,翦棘開三徑。
    天風引長松,蕭蕭滿清聽。
    坐石琴意真,憑欄醉魂醒。
    亦使山中人,悠然動歸興。

    396 《聽松》 宋·釋文珦

    別駕公事閒,翦棘開三徑。
    天風引長松,蕭蕭滿清聽。
    坐石琴意真,憑闌醉魂醒。
    亦使山中人,悠然動歸興。

    397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98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靈機未動,道環先入。
    極理也妙得窮通,順事也聊分借借。
    無象無私,何固何必。
    娟娟印水之月魂,冉冉在華之春律。
    巍巍堂堂兮煒煒煌煌,三千大千兮周行獨立。

    39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體之湛存,潮縮海門。
    用之亡痕,春入華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瀾派崑崙之源。
    影動非幡,聲揚度垣。

    400 《緣識》 宋·宋太宗

    香湯灑浴更齋清,運動形軀四體輕。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轉安寧。
    從無入有皆真實,去住何難妙最精。
    五行聚散歸一體,靈源不用苦煎烹。

    * 關于魂動的詩詞 描寫魂動的詩詞 帶有魂動的詩詞 包含魂動的古詩詞(4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