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際的詩詞(775首)

    341 《放鶴亭記》 宋·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

    古文觀止隱逸生活

    342 《送天臺陳庭學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
    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

    古文觀止送別勸勉贈序

    343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344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345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346 《同聲歌》 兩漢·張衡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樂府女子生活

    347 《與陳伯之書》 南北朝·丘遲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
    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
    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書信

    348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初中文言文游記寫景抒懷懷才不遇

    349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350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351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352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353 《過小孤山大孤山》 宋·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游記寫景抒情

    354 《滄浪翁泛海》 明·朱元璋

    海天漠漠際無窮,巨艦檣高挾兩龍。
    帆飽已知風力勁,舵寬方覺水情雄。
    鰲魚背上翻飛浪,蛟蜃鬐頭觸見虹。
    何日定將歸泊處,也應系纜水晶宮。

    婉約寫景感嘆

    35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35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35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58 《蝶戀花·梨葉初紅嬋韻歇》 宋·歐陽修

    梨葉初紅嬋韻歇。
    銀漢風高,玉管聲凄切。
    枕簟乍涼銅漏徹。
    誰教社燕輕離別。
    草際蟲吟秋露結。
    宿酒醒來,不記歸時節。
    多少衷腸猶未說。
    珠簾夜夜朦朧月。

    359 《念奴嬌·鬧紅一舸》 宋·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荷花宋詞三百首

    360 《鵲踏枝·花外寒雞天欲曙》 唐·馮延巳

    花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渾無緒。
    檐際高桐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向關情,憶遍江南路。
    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 關于高際的詩詞 描寫高際的詩詞 帶有高際的詩詞 包含高際的古詩詞(7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