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闕的詩詞(1017首)
581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582
《寄林子方》 宋·陳俊卿
雙闕門高襲慶余,相望再世擁軺車。
清名益重先君子,遠俗爭看行秘書。
醫國十全姑小試,蠹民五瘴想先除。
炎州莫作經年計,狗監傳聞誦子虛。
583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初暐
紫皇宮闕羅高清,花虯玉鳳圍墉城。
長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縹緲喧相迎。
棲真何必拋塵綱,飆輪萬里時來往。
張公結廬天臺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586
《澄心軒》 宋·丁天錫
高館含秋溪水平,白云一榻臨空清。
云影天光入懷抱,玉樓銀闕無人行。
滔滔活水源頭落,卻笑奔流爭萬壑。
雪照梅檐坐月明,露瀉荷盤見魚躍。
長安車馬多富兒,汗流浹背塵滿衣。
誰識君心有真樂,沙頭白鳥猶忘機。
589
《題家信后》 宋·高選
十載殷勤訓子情,禮闈今幸占微名。
彤庭策獻三千字,鵬海風摶九萬程。
帽插宮花瓊宴罷,身沾仙露賜衣榮。
瞻云北闕人迢遞,空憶高堂雪鬢生。
590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591
《題桶底仙山圖》 明·顧祿
昔人夜投逆旅中,戲將指爪呈神工。
颼颼逸響如飄風,桶底刻出蓬萊宮。
狀如六鰲擁虛空,戴山出沒滄溟東。
瓊臺瑤闕知幾重,千門萬戶遙相通。
592
《再扈從游小山二首》 宋·過孟玉
仙闕岧嶢紫翠凝,蓬萊樓觀喜重登。
桫欏樹老當金殿,靈壁峰高倚玉繩。
輦路苔深龍甕古,瀛洲風靜海波澄。
分明記得經行處,曾侍君王到上層。
593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596
《手植檜》 宋·孔舜亮
圣人嘉異種,移對誦弦堂。
雙本無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順,在紐象乾綱。
影覆詩書府,根盤禮義鄉。
597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及
高跡寧留得,禪心萬法空。
來從丹闕下,去返赤城中。
入舫袈裟月,穿林錫杖風。
何時結香社,宴寂與師同。
598
《賀羅將仕拜命》 宋·李庭
問君為況近如何,若了青衫好事多。
待獻嘉謀裨北闕,未容高臥向南坡。
競辰事業常無倦,垂世功名要不磨。
應笑柏山疏懶客,羊裘鶴發釣煙波。
* 關于高闕的詩詞 描寫高闕的詩詞 帶有高闕的詩詞 包含高闕的古詩詞(1017首)